引言
为了更好的保证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质量,便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技术措施,确保石油钻井过程的安全性,使得石油钻井程达到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标准。
1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石油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大部分从事石油类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和毕业生都已经进入到了我国石油资源勘探行业的各个工作岗位之中,但是大部分的新员工都没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而对于老员工来讲,更是觉得自己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能够对风险进行预判,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意识。
1.2维护方法不够科学
钻井设备形式多样,不同的钻井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有所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钻井设备采用相对应的维护方法,才能够保证钻井设备质量,但是,一些油田企业所采用的维护方法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导致故障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为了节省成本,对于一些老化性、磨损性故障元件不采用更换处理方式,从而导致故障问题频发发生。钻井设备故障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一般需要采用彻底更换元件的方式,结合科学的维护方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许多油田企业采用的维护方法缺乏科学性,是引起钻井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2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
2.1加强技术创新
对于石油机械来讲,进行技术创新基础上,才能使其管理得更好发展。这就需要石油机械相关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管理水平对于技术创新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体现出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技术创新属于获得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具体实施时,需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将先进理念运用在产业化形成、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整个过程中。
2.2提高设备整体利用率
石油机械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就需重视机械设备整体利用率的提高,运用有效手段与方法,就石油机械防腐蚀问题,具体实施时,需加强养护工作,制定合理养护标准,养护时运用分类方式,体现出养护工作的计划性和秩序性,积极运用防腐蚀基础,进而使石油机械体现出较高利用率,保证石油机械运行水平和安全性。
2.3钻井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应用
钻井设备的故障原因多是由于荷载过大,工作时间过长,能量过多所导致的,技术人员对设备故障信息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加强设备的保养措施,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符合要求。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有助于设备安全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再制造技术充分利用了工程生产管理系统,简称PMS系统进行设备管理,它为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管理方案和目标,通过流程监控,掌握使用规范,实现控制设备生产管理的目标。例如某企业的设备绝缘性较差,技术人员可以在维修时安装过滤设备,起到保护和冷却电机的作用,改善设备的绝缘性能。
2.4基于PMS系统的设备维护流程
首先,基于设备所处的区域以及功能特点对其进行编码,按照编码完成设备相关文件的创建。例如,转盘式钻机的代码为15,转盘为转盘式钻机的一部分,故编码可设置为153,可以基于编码对设备的维护工作进行细化。其次,针对各个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工作计划任务。例如,针对转盘设备的检查任务编码应该可以是15301,可在PMS系统的设备维护项目表中具体表述设备的各种维护项目,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待维护设备的编码、维护项目编号、维护项目描述、维护项目状态、维护项目级别、维护项目周期、维护项目完成部门、维护项目相关人员等。再次,根据定义的维修任务和规定的维修周期,自动生成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维护任务设定后,系统会根据任务的维护周期自动生成设备维护指令。设备管理人员可以为每台设备自动创建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如有可能,打印出设备维护工作表,交给设备维护人员完成维护工作。最后,记录设备维护过程,结束已经完成的设备维护项目任务单,并生成该维护项目的历史记录。当维护人员按照工作单上的工作任务要求完成该项工作后,在工作单上签字并交回到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再在系统中关闭已完成的工作任务单,关闭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产生该工作单的历史记录。
2.5制定预防标准,实现模式构建
在对预维护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预防的标准进行明确。这样才能够使得工作基础得到夯实,让维护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和顺利。例如,在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可以对五类工作标准积极的进行构建,以此来实现维护模式的积极构建。在这其中,可以划分成管理类、维修类、维护类、检查类和运行类五个标准,应该贯穿在设备使用的整个过程和周期内,实现对维护工作的有效控制和指导。并对标准进行合理、科学的设定,并能够密切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让工作标准更加具备指导性和操作性。如运行类主要是对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和记录设定标准;检查类主要是设定点检标准以及检查标准;维护类主要可以设置为保养标准、维护规程、润滑标准;维修类可以设定成故障代码、应急预案、检修标准;管理类可以设定为定期检查固定标准等等。真正的实现预防标准的制定,让模式的构建效果变得更好。
2.6加大人员培训,实现模式构建
在传统模式下,之所以故障经常发生,与人员在操作时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因此,在现阶段,应该针对于工作人员加大定期培训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保障人员在日常作业中在设备使用中操作更加标准和规范,能够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使得设备出现故障,让企业的成本投入得到减少。比如,在设备操作之前,就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让人员能够在设备使用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规范和标准。能够在操作过程当中更加符合规范流程,结合设备特点让使用变得更加合理和科学。不仅能够使得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得到不断的降低,也能够使设备本身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增加,让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得到减少,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模式构建效果。
2.7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技术体系制度及奖惩制度
石油钻井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一定要有完善的政策和体系制度的保障。钻井现场所实施的节能减排一定要落实国家政府相关的政策,遵循相应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节能减排,企业要强化钻井现场监督,加大管理力度,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还要重视社会效益,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制度,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规范石油钻井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确保节能减排的效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为了达到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各个部门之间也应当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质量措施研究。此外,在各个部门之间联系不断加强的同时,在出现安全事故时,也能够更为快速有效地去对其进行相应的解决,避免因安全事故事态的不断发展而对石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更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刚.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管理与保养维护[J].石化技术,2018,25(09):259-260.
[2]姚永伟.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2):74.
[3]周德超.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管理与保养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124-125.
[4]莫若,王淼.浅析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J].石化技术,2018,24(0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