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病诊断的影响
赵红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红丽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结核病诊断的影响[J]. 诊断医学,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核病的治疗开展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分析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疑似结核病结核感染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分析。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264疑似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结核菌素检测,观察组则为T细胞斑点实验,分析诊断效率。结果:从检测准确率上看,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94.6%(193/204),对照组为91.8%(167/182),其结果依然以观察组的阳性预测率更高,接近于准确数值。与此同时,观察组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上分别为90.6%(193/213)和78.4%(40/51),高于对照组的8.4%(167/213)和70.6%(36/5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细胞斑点实验对结核患者结核感染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更好地提升准确度,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结核病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基金资助:

结核病属于我国重点防控的疾病,在临床诊断上多以痰涂片、结核菌素作为方式,但是从结果上看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较低。而结核感染T细胞实验则是新型的酶联免疫实验,可以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疑似结核病结核感染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分析。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264例疑似患者中进行诊断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疑似结核病结核感染患者开展病情诊断分析。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对264例疑似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28例,患者年龄在24-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3.5)岁。从症状上看,多数患者表现出发热、胸腔积液以及部分有腹水情况。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结核菌素检测即对患者的前臂掌注射0.1mm的PPD,在48小时后观察皮肤硬结的平均直径,阳性患者则会超过5mm;观察组则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即根据抗原的A/B孔的反应进行结核病阳性的诊断,其标准为A、B孔的斑点数-对照孔斑点数超过6个,或者对照孔斑点数本身超过6个。在最后,我们以细菌学、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的标准,来判断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性。两组患者先进行结核菌素检查,随后再开展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所有操作按照试剂说明书开展。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检验结果分析,对阳性率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确保检验方式能够有效地检出疾病,防止漏诊。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结核病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阳性预测值以及灵敏性、特异性上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测准确率上看,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94.6%(193/204),对照组为91.8%(167/182),其结果依然以观察组的阳性预测率更高,接近于准确数值。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观察组检测在灵敏度、特异性上分别为90.6%(193/213)和78.4%(40/51),高于对照组的8.4%(167/213)和70.6%(36/5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检验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例,%)


3 讨论

通过实验室检查,我们认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能够更好地进行病情的检出,有利于患者开展早期治疗。而传统的检测方式,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分枝杆菌感染以及接种卡介苗等问题的干扰【1】,其假阳性高,这对患者的治疗会产生影响,不利于疾病的救治。而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方式则为新型酶联免疫,其实验时间短,即可以在24小时内得出结果,是病情分析的重要手段,其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耐药性,经济负担少。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免疫机制使用的过程中,淋巴细胞减少不会对诊断结果产生较大的偏离,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2】。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如果结缔组织疾病导致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则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检查敏感度也会降低【3】

综上所述,采用T细胞斑点实验对结核患者结核感染进行临床诊断,能够更好地提升准确度,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一品.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蛋白芯片法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性能评价[A]. 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四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1.

[2]王霖.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260-2261.

[3]刘珍敏.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涂片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比较[D].重庆医科大学,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