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对体育专业硕士而言,学习计算机应用,不仅能给自己专业学习带来巨大帮助,更能为其毕业就业构建良好基础。因此针对体育专业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革新也是势在必行,随着近年来考研人数的激增,跨专业考生的大幅度增加,造成各大院校的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而针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也必须要满足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开齐开足计算机基础课程,更要建设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而且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体育专业硕士不甚乐观的就业情况来看,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改革应提上日程。
1. 体育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实施“三个层次”的教学方式,即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结合专业的计算机应用[1]。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体育专业计算机应用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算机应用基础:搜收引擎的使用、WORD文档应用、EXCEL应用、PPT幻灯片制作、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
(2)计算机技术基础:该部分指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windows系统及应用知识、Internet应用知识,以及文献查阅的技巧,体育数据分析方法,模型和模拟理论,如体育仿真训练系统-Adobe Director平台;仿真模型,如原型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虚拟现实理论等。
(3)专业计算机应用:该部分为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检测以及体育科研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
在体育教育中:使用搜索引擎提升文献检索能力,能够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音视频体育素材资料以及图片等;使用 Word 设计编写体育教案,撰写各种学术论文并处理排版;用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以及学术汇报展示,要求不一定很精美,但要做到重点突出,简单大气;使用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来对体育素材进行整理;利用 Excel制作数据表格,管理学生运动成绩并建立体育资料库。
在运动训练及体育竞赛中:在技术动作分析、专项训练的辅助上,用PS工具图形图像处理;对冗长比赛和训练的视频的剪辑与分析;用Word绘制战术示意图及技战术课件;用PPT制作动态示意图;用体育仿真训练系统-Adobe Director平台来进行线上模拟人体运动,绘制人体模型等;在运动员管理、训练计划制订与规整、运动训练监控上,用Excel建立表格收集档案并进行函数分析所收集的训练数据,或者用其他诸如SPSS、SAS、EXCEL、S-PLUS等常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在体育健康监测中:学校体质测试项目的测试数据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类设备导入计算机后再由word或excel归类分析并进行上报。在对该部分进行学习掌握后,毕业生进入学校工作可以拿出更好的工作表现。
在体育科研中:中文文献以及外文文献的检索及下载、论文的设计与排版、统计数据并制作图表、分析统计数据等是每个体育科研人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学习计算机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常用计算机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2-3]。
2.OBE理念
OBE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北美,是指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在OBE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架构,即在完成学业后学生可以做什么,并通过构建适合的教育结构来帮助和保证学生完成这些教育目的。
3 OBE理念在体育硕士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OBE教学模式的理念,我们把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为适合课程建设的三环节,即: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考核。
3.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在OBE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必须是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课程资源开发、学生管理和辅导等活动都要围绕预期目标而展开。
根据汇总,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课程目标如下表:
3.2确保课程教学实施
3.2.1取舍教学内容,进行针对学习
由于计算机知识庞大且混乱,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专业课程多,时间紧,计算机应用课程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且一个学期的课时对于要掌握的知识所需要的时间来说是不够的,所以针对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应该具体进行分析,根据面谈,了解相关老师以及同学对此课程的态度和看法,得出除了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外,应该将课程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相关的技能学习上,对于基础应用例如office软件的学习,可以采用MOOC平台等线上课程进行课余的学习。另外还需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掌握情况进行摸底,对其前提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例如进行摸底考试,否则老师将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期望,无法预期学习困难,造成教学质量下降。以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取舍。
在课程的三大部分中,专业计算机应用为重中之重,但是由于课时较少,短时间内无法教授这么多知识,那么就可以结合学生对其自身的学习产出预期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未来计划从事何种职业就重点学习那一部分,比如学生未来打算攻读博士学位,就重点学习体育科研方面的内容;未来计算当老师,就重点学习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学有余力的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因此这部分内容为重点学习,必须掌握。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基础理论知识、背景的把握、各种原理、各种理论和模型的了解,可以帮助研究生对所从事领域更快的学习。对这部分内容,需要花点课时进行讲解。
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括文献检索查阅、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我们对电脑的依赖有所减小,一些word文档的编写、ppt演示文稿的制作、excel的简单统计、小视频的制作剪辑、图片美化等都可以用手机APP操作来代替。此外,导师制的存在使得学生会经常查阅文献,帮助导师写课题论文,而且在专业课上会进行作业展示,所以这部分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大量的运用。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采用MOOC或者雨课堂进行线上学习,可以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己确定其目标,从而做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3.2.2线上线下结合,利用碎片时间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多不成体系,课程设置时缺少明确的规范,且学业重,专业课程以及导师课题占去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导致了像计算机这种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减少。在课时少、课程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将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其未来的预期。在线下课程上,老师的焦点要放在学生的学上,也就是要把如何学习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教法改进上,使学生建立起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会独立思考。老师必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主要的,老师的监督只是次要的。而线上课程,就是学生根据自我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自己规划的最终结果所进行得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于基础较差,例如WORD、EXCEL、PPT基础操作差的学生就可以根据网课进行反复的观看和练习;对于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学习更多软件,例如更多统计软件的使用,但在目标上我们只要求掌握一种统计软件的使用,所以要求学生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进行线上学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机会去达成学习结果。
3.2.3预设三段时间,保持灵活实施
课前先让学生预期自己的学习成果,这节课的时间如果自由安排的话应该给自己规划哪些学习内容才能达到目标,规划应该按照自己的未来就业意向或者专业特点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为主,以结果为基础的理念。另外,课前还必须进行复习,对前面所学习知识的温习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以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知识回顾,这样记下来的知识更不易忘记,所学的知识才会更有体系。所以老师在此过程中,应该要求学生制定书面的计划,并把这个计划交给老师,由老师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把关,监督学生,才能防止偷懒的现象发生;或者由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老师进行最后的把关,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之间没有代沟会使他们相互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也能为老师减轻负担和压力。
课中老师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面高低不等,所以将学生们进行分层分组,学习基础好且吸收快的为一组,基础差且进度慢的为一组,其余为中等组。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进度,不会出现“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短期以及长期的预期来完成自己的目标。翻转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所以学生们可以进行课堂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讨论,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但是老师应注意不要让课堂讨论变味,变成课堂闲聊,所以老师应该推选小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各个组别的学习预期,每次课堂的目标进行学习、讨论和交流,学生有不懂的也可以当场问老师,做到集思广益。但是在课堂上,老师虽然不起主导作用,但还是必须作为引导者,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并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后老师要布置作业,内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固定的可以由老师自己出,开放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内容交一份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而且这也是过程考核的一部分,检验学生该段时间努力认真的态度。
3.3完善课程教学考核
根据OBE理念,体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课程从过程性考核和多元化考核两方面入手,考核过程兼顾基础理论,侧重技能应用,关注能力培养,以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计算机应用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期末考试等考核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避免期末突击复习的情况出现。线下课程应设定与学生学习内容对应的试题,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线上课程的考核内容则由学生与老师事先确定好的目标所确定,该考核应该强调自主化,学生应交一份属于自己的作业,然后根据目标来考核学习,应当注意的是,学生所定目标不应该太低。学生可以将最终目标进行分解,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并对其评估,达成目标则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一步步向最终成果靠拢。过程性考核的运用旨在强化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积累,促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多元化考核包括案例分析、文献阅读及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案例分析主要是结合授课内容追踪科学研究前沿技术及应用,旨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科学前沿的引入,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献阅读主要是布置学生查阅授课相关内容等方面的文献,并制作PPT幻灯片和撰写文献综述,使学生能够积极对文献进行消化理解和整理归纳,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运用。多元化考核模式的运用,既能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及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综合能力。
4结语
现有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对解决学生痛点问题效果甚微,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完成教学目标而已,无法满足学生们的未来需求,因此,将OBE理念运用到计算机应用课程中,围绕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以课程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为核心,围绕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知识点、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来组织教学,教学考核采用跟踪式的考核方式,细化到每一次课,在明确的目标下动态调整教学和学习过程,最后使学生达成自己的最终目标,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才。本文旨在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个实施思路,具体实践仍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保和.计算机应用基础[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剑,陈荣. 体育院系"体育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C]. 2011.
[3] 张辉,马德云. 德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与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计算机应用"系统课程的构想[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99-101. DOI:10.3969/j.issn.1006-2076.2006.06.032.
作者简介:向斐(1996—),男,土家族,湖北巴东,硕士研究生在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