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主要是想要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以此来让学生能够为以后更为深入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使得学生可以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去思考和理解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这样的教学目的出发,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此来教会学生在物理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物理。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那么,课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而应用生活素材,正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这样的教学素材能够使课堂充满趣味性,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巩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物理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记住各种概念和套用不同公式来应付日常作业和各种考试。这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物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将刻板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可以触碰的各种真实现象。以此来让书本上的各种概念与公式和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产生联系,从而可以使得学生在更加直观的观察和认识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观察生活,从生活进入到物理课程学习中
在初中时期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促进物理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带着主动探索的精神进入到课程学习中去,以此来让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从这样的教学目的出发,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有方向性地观察生活,以此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得到保障和提高。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让学生带着主动探索的精神进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去,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主动配合下更高质量地完成物理课程教学任务。
(二)借助生活素材,丰富课堂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素材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那么就会非常受限,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教材的编制时间也与现在有着一定的距离,未必符合当下教学的需求。因此,如果教师局限于教材内容就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丰富物理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究热情,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生活素材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举个例子,在教学“压强”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支铅笔,并用两根指尖分别按压铅笔的笔尖和笔尾平端的部分,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对于两者之间的感受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而面对同一支铅笔,由于与指尖接触面积的不同,手指得到的感受也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压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体现。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和学生探讨一下为什么做菜的时候要将菜刀磨得很光滑,在压力相同的前提下,接触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通过这样的物理探究活动,学生对于压强的概念和应用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运用生活素材,开展深度教学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考试技巧,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载体,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相应的延伸和补充,这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运用生活素材,创新物理教学工作,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元素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将几个塑料瓶装满水之后拧紧瓶盖放入两个箱子里,其中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洗洁精的泡沫,另一个箱子里则没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试一试,抓取两个箱子中的塑料瓶,对比两个箱子中哪一个更加困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是什么让塑料瓶变得更加光滑,为什么更加光滑之后就很难将塑料瓶拿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体会到摩擦力的重要性。
(四)夯实基础,学会用物理知识思考日常生活
从实际的教学目的来看,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物理学的知识与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想要使得这一教学目的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学科的知识基础。以此来使得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在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去思考和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教会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是推动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提高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初中阶段物理课程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也能使得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和加强。从而也使得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能够更高质量地完成培育和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学科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任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活素材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打造高品质的初中物理课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宁静.高中物理电学内容学习感悟[J].中华少年,2019(12).
[2]赵文卓.物理知识在电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