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法(nucleicaciddetection,NAT)可直接用于病毒核酸的检测中,对于献血者乙型肝炎筛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检测法非常方便、可靠,近年来在血液筛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准确检出多种因素引发的漏检血液,大大降低由于输血导致的感染病毒发生率,为临床血液病毒筛查提供了重要检测手段[1]。本次研究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NAT检测本站采集的血液,重点观察NAT用于血液标本中乙肝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检验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2月本血站无偿献血合格标本120份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相关标准[2],所有献血者均经干化学法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并利用金标试纸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得到结果均合格。
1.2、血液采集方法
保留ELISA与ALT、离心NAT样管,速率3000r/min,离心力1600g,时间为20min,于4℃下储存备用,48h内行检测。准确记录好血液采集日期、样品编码等信息资料。获得标本需在2h内进行处理,并转至冰箱内,确保冰箱温度在2~8℃,2~3h内转至离心保存,在24h内行血清学筛查,并进行NAT检测。
1.3、检测方法
全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所有试剂均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设备有瑞士哈美顿STAR全自动样仪、BEHRING全自动酶免后处理机、Cobass201核酸检测系统、COBASAmpliPrep核酸提取仪及COBASTaqman核酸扩增检测仪)。(1)ELISA检测:每份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时均给予2种ELISA试剂,并在每批实验中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室内质控品组与空白对照组。检测结果判断标准:样本光密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S/CO)≥1为阳性,该状态下血液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0.5<S/CO<1为灰区,该状态下血液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S/CO<0.5为阴性,该状态下血液检测结果符合标准。(2)NAT检测:利用混样方法检测核酸。在每级混样中设置6个标本,设定内对照,设定混合测定阴性为阴性,对混合测定阳性者进行拆分,如拆分检测呈阴性则为NAT阴性,如拆分测定呈阳性,则为NAT阳性。(3)追踪随访:NAT呈阳性标本中,核酸确认为阳性,但“二对半”检测结果为阴性和核酸确认阴性献血者应进行追踪随访,2个月后重新采样。
乙肝肝炎病毒检验中核酸检测法的应用意义
2、结果
2.1、ELISA检测结果
120份血液标本中,ELISA检测单试剂阳性2份,双试剂阴性118份。
2.2、NAT检测结果
120份血液标本中,NAT检测阴性105份,阳性15份,经NAT确认阳性12份,ELISA确认阳性1份。最终确认阳性的13份标本中,仅2份ELISA检测为单试剂阳性,而NAT检测均为阳性。
2.3、追踪随访结果
NAT检测呈阳性的15份标本中,对符合条件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ELISA检测阴性转化为阳性2例,该血样于ELISA窗口期NAT检测发现,NAT检测有1例隐匿性HBV感染。
表1120份血液标本ELISA检测与NAT检测结果(份)
表1120份血液标本ELISA检测与NAT检测结果(份)
3、讨论
HBV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均可经过血液传播,对人类身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相关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采集的血液中,约5%~20%的血液中包含上述3种病毒[3],同时,每年经输血与非安全性注射引发的感染HBV的人数高达1600万人,并且丙型肝炎感染人数也高达470万人,艾滋病毒的感染人数也非常高,约为16万人[4],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HBV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对献血人群进行血液筛查是预防HB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ELISA是临床诊断HBV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通常性检验指标为HBsAg,该检测方法具有便宜、快捷等优点,因此在血液筛查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5]。但是因为隐匿性HBV、HBV感染窗口期等问题存在,临床检测中存在较大的HBV漏检风险。NAT可以为血清学诊断方法提供补充,该检测方法是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对HBV-DNA含量测定,快速、直接的反映出HBV感染的具体情况,其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现在已经在献血者血液病毒感染筛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输血是否存在安全性,其风险主要在于被筛查病毒的“窗口期”,相关资料显示,经NAT检测可有效减少HBV等“窗口期”,其减少率可达40%~75%,大大降低病毒通过输血传播的风险[6]。本次研究NAT呈阳性标本中,核酸确认为阳性,但“二对半”检测结果为阴性和核酸确认阴性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ELISA测定阴性转化为阳性2例,该血样于ELISA窗口期NAT检测发现,NAT测定共有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可见NAT检测在血液筛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NAT检测中,所用的试剂必须具有比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且对实验环境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比其他检测方法要求更为严格,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试剂要求都比较高,大大提升了血液检测的成本,但也加强了血液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寇存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和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分析.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734.
[2]王可可,杨柯,赵俊,等.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核酸.分析科学学报,2018,34(4):450-454.
[3]耿贵华.核酸检测技术在临沂市无偿献血人群HB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分析.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9,30(2):26-27,49.
[4]陈建仁,李驰,关惠恒.超敏荧光定量PCR法核酸检测与乙肝两对半联用在乙肝防控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9,13(9):83-85.
[5]郑剑婷.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筛查中的应用比较.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9(3):91-92.
[6]马艳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献血者核酸筛查及降低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20,25(1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