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源逐渐多样化,并且学前教育成为现阶段比较热门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基于此幼儿教育行业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以及心理咨询能力等重要职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而成为优秀的幼儿教育教师。高职院校要将职业能力培养纳入到学前教育教学课程中,并增强学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学习动机,进而建立起专业的学前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
1.1基本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以及信息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心,为其参与学前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具备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高职院校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2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养。第一,专业知识的培养是指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系统。同时,学前教育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学科理论知识,例如声乐学、美术学等,增强专业知识储备为实践工作夯实基础。第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幼儿教育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心理咨询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就业优势的重要职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
1.3关键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行业发展速度快,幼儿教学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强,因此需要学前教育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岗位上都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并且还要结合专业特征形成独特的学习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既能够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能够与幼儿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其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并且保持严谨冷静的工作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工作中突发的问题。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2.1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将职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学前教育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使其满足学前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会增强职业培养意识,进而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使其能够顺利找到合适的岗位与工作。职业能力培养包括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能够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得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具备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和认同感,能够以良好的履行工作义务,为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一来,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3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水平
高职学前教育中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会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会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机会,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进而增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助力。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会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及科学完善的考试制度,既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2.4推动幼儿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学前教育人才,不仅能够更快适应幼儿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为幼儿教育行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幼儿教育行业会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及交流,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训工作,从而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常见问题
3.1课程教学内容比例不协调
首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的问题,多数教师仍然会将大部分的时间和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视实践运用,进而影响了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缺少职业工作经验,无法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供建议。其次,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发展需求不同,并且也没有根据行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活动量较小,无法在真实的实践场景中锻炼职业技能,也无法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
3.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采用的大课教学模式,并且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存在被动学习,并且很容易产生死记硬背的情况,无法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职业能力不足。同时,多数教师忽视了校内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既没有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忽视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而限制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考试方式也比较单一,以笔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考核结果,学生无法通过合理的考试方式展现自身的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师也无法根据实践成果进行教学方案的优化。
3.3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动机不高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在职业能力提升方面动机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没有认识到提升职业能力对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并且由于缺少实践机会,其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身的职业技能。另外,学前教育对就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无法达到岗位要求,进而会形成消极情绪。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职业规划意识,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及个人发展方向,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缺少意识和主动态度,并且学校也忽视了职业规划课程的开展。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缺少热爱和职业认同感,很容易造成职业能力较弱的情况。
3.4职业能力培养课程融合性不足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与学前教育课程融合不足,专业化的职业能力教学工作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渗透较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既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将职业能力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点内容,但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快职业能力与学前教育教学的融合。
3.5缺少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教师
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教师的培训与指导,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缺少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学生无法从专业的途径获取职业能力知识及技能,不利于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专业职业能力培训人员能够帮助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进而帮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顺利就业,但现在既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也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4.1更新教学理念,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一方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更新教学理念,认识到职业能力培养对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进而加快建立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及目标。同时,高职院校学前教学专业要掌握该专业相应岗位的职责要求,并帮助学生确定其自身的能力优势以及职业能力,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在专业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增加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职业化教学资源,进而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促进其参与到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中。
4.2增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要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完善校内基础教学设施,例如实践基地、幼儿保健室等,让学生在校内也能提高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还要与当地幼儿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与幼儿直接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训工作中体会学前教学工作的魅力,也能够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校内外实践培训能让学生认识自身未来的工作内容与形式,进而更加重视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
4.3应用现代教学方式,融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
高职院校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就要应用现代教学方式,并创新教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平衡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高职院校既要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也要通过现代教育方式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并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强化职业教学效果,并且要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学前教学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升华职业素质。
4.4丰富职业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提高资源整合能力,丰富职业能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意识,从而持续地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增强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的兴趣,专业教师既传授相关实践经验,也鼓励学生参与职业能力培养活动,进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4.5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特色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既要引入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形成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而提供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同时,高职院校要创新职业能力评价方式,既实施学生自评,也改变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化培养,建立起高职院校特色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培养学前教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必要性,不仅能够满足学前教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及岗位竞争能力。高职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度,同时还要将职业能力实践教学课程融入到学前教育教学中,增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提升职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姚莹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弹唱能力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22(29):182-184.
[2]施慧颖.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2(16):228-229.
[3]李颉.工匠精神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19):126-127.
[4]傅晨.网络科技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J].人民长江,2021,52(0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