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监控系统设计应用以软件平台、信息系统作为载体,具有高度的集成效果,且线路接口十分复杂对其进行综合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监控系统项目适用性,需要将其应用到工业级、信息化项目建设之中,结合实际的需求对其功能进行设计,使其具备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故障预测维护等强大的功能。
1地铁监控系统需求分析重要性
监控系统以软件为基础,实现功能模块建立与用户管理工作,引入软件项目进行监控系统建设是当下比较普遍的方式。监控系统的设计流程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框架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编码、测试、试验、调控、维护等多个阶段既有系统在维护阶段或验收阶段已经停止建设,缺乏深度分析的软件项目建设导致其功能需求不足甚至对地铁具体的工作流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产生,便应用深入需求分析的项目,在科学勘察、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项目功能进行完善,使其运行效果有所提高、功能针对性较强[1]。
本文研究地铁监控系统深度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针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设计项目进行分析。及建设方作为需求体系的主导者,通过对地铁运行实际环境、设备情况的梳理分析,建设以“生命周期管理”、“预测维护”为需求对象的体系建设,时刻监控地铁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采集相关数据、检查数据内容、生成数据报表,在降低成本、提高成效的同时,实现核心需求与拓展需求的共同建设。按照地铁核心业务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供电、机电设备、自动化建设三个方面;按照核心需求将其分为调度需求、区域需求、维护需求等几个方面;按照功能模块将其分为联动管理、智能维护、集中监控等三个方面。
2软件项目需求分析体系建设
2.1问题导向
深度需求分析工作在地铁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系统评估、后期维护、日常管理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深度需求分析开展以软件系统项目为基础的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坚持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对系统进行设计。综合地铁运营管理情况,监控系统设计始终坚持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核心,帮助相关人员开展地铁运行生产等基础工作,将典型的问题作为报告,用于问题分析工作。以问题为导向的监控系统设计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分别为功能、安全、服务、管理、效率、质量、效益等。
2.2系统定位
地铁监控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辅助开展具体的生产管理工作,并在界面样式、使用功能、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监控系统设计将地铁运行生产的核心业务、关键业务作为监控对象,将不符合地铁定位的功能进行剥离、使得业务对象、业务范围进行明确,避免出现业务范围过大且不精确的问题。对地铁相关业务的组织管理业务以及组织结构等进行明确,结合运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明确使用对象,明确功能框架,避免出现重复或者遗漏等问题,可以满足使用人群的核心需求。
2.3业务精炼
“三权”接管是推动后续监控系统运行体系完善的重要步骤,根据监控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智慧监控系统具备强大的区域管理、调度、维护等功能,将其作为监控设计的核心主题。以指挥调度上看,主要应用分级管理的模式对地铁进行综合调度,通过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交互、数据的分析,对地铁相关业务进行综合分析;区域管理核心业务的建设以信息干预、系统维护、界面划分、服务提升等为目标进行需求明确;设备维护对故障信息、预警信息等进行准确识别。将“三权”作为监控系统、监控业务的核心内容,对其进行需求提升。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智能维护功能建立,可以实时监测相关设备以及平台的运行状态,对其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
地铁现阶段的监控系统业务范围比较广,通过将供电体系、自动化控制体系、设备体系与监控系统的联合应用,明确系统的核心需求。将应急处理装置、设备管理系统、状态检测系统等各大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应用,将其与监控平台联系到一体。
深度的功能需求分析通过专题例会与调研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质量管理、安全管控,结合典型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判断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通过专家、相关人员提意见的方式,对项目的深度需求进行分析。系统根据业务之间的联动,实现需求提升的目标。
2.4需求模拟
根据业务精炼内容和监控系统的目标定位,以深度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开展相关的工作。相关人员在综合讨论与调研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操作界面、功能界面等进行模拟优化。在调研过程中对软件系统的性能、需求、功能、效率等进行明确,实现对需求形成过程的明确,界面模拟以及需求审核过程主要应用“W字型”如图1所示的完成需求模拟工作[2]。
图1为“W”型软件测试模型
2.5数据生成
对使用功能、监控功能进行梳理,将其分为功能项与非功能项。根据深度需求调研结果,对系统界面环境、资源约束情况、接口拓展功能、权限管理内容等进行分析,将其生成、转化成为具有标准属性的文件,实现对工业级软件需求的标准化处理,并实现深度服务功能的实现。
2.6整体设计
监控系统建设以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将其分为若干个阶段。将其应用到项目管理中编制用户需求书,并在设计联络、层次划分等工作中,进一步对监控系统的功能、界面等进行优化处理。建设单位与投资单位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监控系统的建设目标,需求方向等进行分析,形成具有标准化的页面体系,监控自动化服务机制。综合监控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功能,监控点范围比较广,对系统的集成性要求比较高,预警事件的数量、内容以报表的方式呈现,通过数据库强大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功能,实现对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地铁综合监控平台设计通过需求分析建立“三位一体”的平台,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为满足需求标准化目标,对其功能需求进行优化,对具体的建设方向激进型明确。作为工业级项目,综合监控需求分析成熟度仍需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对既有平台进行应用分析,其在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深度的需求分析考虑到性能、功能、质量、层次、便利、预控等多个角度,结合地铁的运营情况、线路特点,开展深度需求分析工作,及建立工业级专项信息化项目,以科学、完善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可以切实保障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俞淼淼,李永芳,李伟,等.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地铁车厢混合环境监控系统开发设计[J].长江信息通信,2021,35(03):165-167.
[2]江腾,郑吴富,莫厶矿,等.地铁列车安防监控系统CCTV监控屏黑屏故障分析及整改[J].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2021,(0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