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航空机械具有结构精密化和构造复杂的特性,进行日常检测、维修才能保证机器永远在良好工况运转,从而保障飞行飞机的安全性。不过,在具体进行维修作业时,因为资金缺少问题复查机制、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加上修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不齐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极易发生修理错误,导致机械故障的误检、漏检。机械修理偏差存在必然性、规律性和可控性的特征,掌握产生偏差的主要因素,并且了解这些固定特征,在今后进行修理作业中,才能进行有的放矢、针对性处理,为降低修理偏差提出了有利的帮助。除此以外,必须在系统层面、人员层面和技术层面,建立完整的修理偏差防范制度,在高质量进行设备修理作业的情况下,为航空飞机的运营建立安全屏障。
一、航空机械维修差错的常见原因
1.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与执行不到位
航空设备的复杂性决定了要想提高修理效率,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体系起到保证与制约作用,修理技术人员以此为依据,迅速、正确的进行日常维护。研究表明,尽管有关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维护管理制度,但没有从根本上防止错误的出现。其理由是:一是现有的编制年代较早,但长期至今未能做出适应性补充、完善。二是部分修理人习惯于凭经验修理,对维护管理制度的认同度不高,未能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提高了修理错误的风险。
2.高素质的机务维修人员相对匮乏
近年来,航空飞机上使用的自动化、电气化等装备也更多了,这类装备的结构组成更加复杂,精密零部件也更多,对维护运行也有了更多的需求。现阶段,机务维护队伍的规模基本上可以达到维护工作的需要,但素质尚有待提高。
3.航空机械维修技术缺乏创新
目前飞机设备的品种、规模已大大增加,而相应的维护技术能力不高,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飞机设备维护的技术要求。维修技术落后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面临大量的机器,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也提高了人工成本;二是目前修复手段无法正确、完整的鉴定隐蔽问题,造成修复不完全,后期发生事故或者错误的概率大大增加;三是无法做好事前防范,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等事故出现之后才采取措施修复,安全隐患大。
二、航空机械维修差错的特点分析
1.必然性
航空机械设备因为本身损坏、老化,又或者长时间处在高负荷、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类故障。由于这种故障的原因种类繁多,并带有高度隐蔽性等特征,在进行检查修理作业时,往往很难做到工作面面俱到,因此产生的误差也在所不免。此外,航空机械故障的突发性,更是造成检修误差必定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设备确实具有重大故障隐患,但只是十分细微、隐蔽性极强。而在常规检测时,除非借助于特定的测量仪表,否则就很难进行辨别和检修的处理,由此造成了维修差错。
2.可防控性
维修误差的必然性也决定了在对航空机械的检测、修理过程中,不可能实现绝对的"零"误差。但只有通过综合采取措施,也才能实现对修理偏差的合理防范与有效管理。通过早期识别故障,在尚未造成严重损失之前用较少的成本实现故障的管理,减少由于故障失控所造成的修理偏差。
三、航空机械维修差错的预防措施
1.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航空机械设备的种类、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常见故障等基本状况,提出完整的修理方案,要求修理人掌握该方案的具体内容,同时在具体进行修理作业时,严格贯彻该方案,保证检测全面、修理彻底。健全排班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得到履行。在修理作业时,每名修理员认真进行自己分管的事项,防止互相推诿责任造成修理偏差。维修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定期调整,特别是当航空公司飞机上配备了新设备时,需要同时建立这些设备的修理规划和规章制度。
2.重视机务维修人员的综合培训
修理技术人员的素质与修理错误概率直接相关。技术水平越高,则修理作业中出现错误、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定期的开展技术培训是促进修理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不过在学习方法的制定、学习项目的选取方面,还是必须严格把关。综合技术培训重点是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技术培训中应增强修理技术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爱岗敬业的能力,保证维修不出现偏差。
3.依托技术创新提高维修质量
因为当时科技条件制约,导致了部分机器隐蔽故障无法被第一时间找到,而后期又逐渐转变为机器问题的状况也比较普遍。所以,在搞好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资金投入,用于引入新科技、开发新仪器,辅助机器维护的技术人员更加高效、更加全面地进行机器维护工作。既要紧密关注行业内的先进新科技,也要对标其他同行业公司,积极总结和吸纳发展成熟的新科技,为机器维护的高效实施进行支持。除此以外,还需要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AI等信息技术的航空机器自检平台,以完成对各种机器正常工作参数的自主收集、智能解析,并通过异常参数确定异常工况,从而做到适时告警,便于维护管理人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保证故障处理的彻底。
结束语
在国内航空事业成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航空机械维护也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常规的维护工作很难把隐蔽性、潜在的问题找到,造成航空机械长期带病工作,故障率很高。要想防止修理偏差,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如采用复检系统,对修理情况实施二次检验,保证修理缺陷有效减少;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专业知识也要提高技能素质,从根源上减少为偏差发生率引入新技能,帮助修理技术人员提升检修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哲,支兴伟,陶士平,等.航空维修差错问题分析与预防 [J].数码设计(上),2018,(6):164-165.
[2] 孙哲,支兴伟,陶士平,等.航空维修差错问题分析与预防 [J].数码设计(上),2018,(6):164-165.
[3] 冯琳.航空维修人为差错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J].商品与质量,2016,(1):86-86.
[4] 冯琳.航空维修人为差错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J].商品与质量,2016,(1):86-86.
[5] 孟飞,杨海涛.航空维修人为差错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 [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5,(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