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目前,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领域,侧重于以本科生为主体群体在基于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理念的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然而,很少有研究以高职教育为背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过程两方面对课程思政进行研究和实践。因此,本文拟将思政教育中三观教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高职《KAⅡ-2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课程中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集体利益等相关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从而努力实现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2 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当前,开展“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更新和改革教育形式,而且在于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决心、有信念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新青年。具体而言,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意义: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②可以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③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3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高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1 前期准备
为了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必要以相应的汽修专业课程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实践研究。本次研究选择《KAⅡ-2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这门专业课,它是高职汽修专业中德sgave班的核心课程,针对大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它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构造基础知识和具备检测和维修典型发动机故障的能力,是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3.2 实训教学分析
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该学习任务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轿车、客车、卡车等车辆。学生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汽车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然而,为了学习这项任务,除了“机械”和“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外,学生还需要深入学习、理解、消化和应用其内容,掌握其基本技能,并熟练地拆卸和组装。
鉴于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这一学习任务的实际情况,根据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讲解这一知识内容,主要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在完成一项工作过程中,深入学习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充量系数、配气相位角、气门间隙调整等内容,实现其学习中掌握知识,操作中提升技能这一目标。
3.3 实训教学设计
3.3.1 思政目标设计
“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这一实训内容的实施,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结构特点、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体现的思想政治目标,深入挖掘学习内容背后的思政要素,总结核心思政,然后明确实践训练和教学环节中的重点思想政治目标,从而确定学生最需要通过学习实现的思政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实训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
3.3.2 实训教学过程的建构
通过借助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前自主学习、实训中合作探究及实训后总结评价三个实训环节。如图1所示。
图1教学组织实施示例图
实训前,教师展示课堂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目标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并设定预习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完成简单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预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自测题,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巡视,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另一方面督促学生加快预习速度。根据试题的测试结果,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实训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实训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分配任务,划分实训小组,规定实训时间,分发实训工具,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分工,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了解配气机构的拆装流程与注意事项,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对每一个零件做到认真负责,拥有时间观念,使整个实训过程紧张有序进行。
实训后,指导学生对此次实训任务进行回顾与总结,采用“五维三段”混合式考评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评,如图2,评价在此次实训过程中,小组中自己与他人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以使自己操作水平不断的提高。
图2 “五维三段”混合式考评体系图
4 结语
本文针对高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环节,以《KAⅡ-2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课程为载体,结合具体的实训项目,探讨了如何将思想政治课融入汽修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实践表明,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汽车维修实践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技能、高层次、高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蔚.课程思政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1.
[2]曾好平.高职汽车构造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探究[J].理论研究,2018(08):30-31.
[3]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10):138-140.
[4]王天民,闫智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运行:理据、契机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06):39-46
作者简介:王云(1986-),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