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黄智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智华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 诊断医学,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经上行性静脉造影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的患者800例为研究资料,800例患者还接受了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800名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出率以及与二维超声检查诊出率的差异。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出率要明显地高于二维超声,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较二维超声更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常见的综合征,患者主要因为下肢的静脉高压而出现下肢的肿胀、下肢的慢性溃疡和足靴区的色素沉着。对于本病的诊断,排除病情极重者,通常将静脉造影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而无创性的检查由于操作简便也广泛应用于本病的诊断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接受诊治并经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的800例患者的病情资料,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2】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经上行性静脉造影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的患者800例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5例,女性患者375例,年龄区间为39-76岁,平均年龄为60.12岁;800例患者的病程区间为2-47个月,平均病程为30.14月;800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的肿胀、下肢的慢性溃疡和足靴区的色素沉着;800例患者的病程资料齐全,均表示对本次的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800名患行二维超声检查以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我院彩色多普勒超生为philips iU22,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肢,运用走行性探索对患者的髂外静脉及股静脉进行检查。然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运用走行性探索对患者的腘静脉以及腘静脉的分支静脉进行检查,之后指导患者屈曲关节,检查其胫前静脉。若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疑似静脉血栓的区域,便进一步对其血管壁内膜、血管壁厚度、血栓程度、静脉瓣和侧支循环的情况进行探查【3-4】

1.3观察指标                         

以静脉造影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将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与静脉造影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将0.05作为检验临界值,若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0名患者的二维超声诊出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出率对比的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情况

83.png

如上表1所示,在800名被静脉造影诊断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率达80.0%,而二维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5.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诊出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血流在血管内流动缓慢或者静脉壁受到损伤,以致于血液在血管里面凝结所致,常见于腹部手术、胸部手术、髋部手术等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严重也是最为危险的并发症是肺栓塞,由于血栓脱落导致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同样会给患者带来高度的痛苦。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静脉造影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本文通过对800名被静脉造影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的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率较二维超声的诊断阳性率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5-6】。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出率较高,能够发现病变区域的血管壁内膜、血管壁厚度、血栓程度、静脉瓣和侧支循环的情况,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丽莎,余庆红,郑维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44-46.

[2]王卓群,郑玉飞,朱丽丽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比较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942-1945.

[3]黎强,王美华,刘肖莲等.CDUS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1-4.

[4]田玉龙,张曦彤.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发生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综合征一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53-54.

[5]金影,王世蓉,卜德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16-6716.

[6]刘毅,唐哲明,毛庆龙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2751-27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