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和优化
项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项杨,. 地铁通信设备安装维护和优化[J]. 中国设备,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272.
摘要: 地铁通信系统包括了传输数据、视频、语音等任务,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地铁通信设备在维护方面也有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现存的预防修的局限性,并根据设备特点及维护手段等,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维护的有效性。
下载论文网 /1/view-13073817
关键词: 地铁通信;设备;维护;优化
DOI:10.12721/ccn.2021.157272
基金资助:

前言

效益是每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过高的维护成本只会拖延企业的发展步伐,导致现代化设备无法上线,企业资金承受不起等现象。地铁作为当前人们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日均人流量非常大,而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是确保地?F运营安全的重要前提保障,设备的反复拆装、更换,导致成本过高,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出现,拖延企业发展步伐。因此,对地铁通信设备维护模式进行优化,在保障设备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降低维护成本,保障维护质量与成本的平衡,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一、现行维修模式
地铁通信设备长期以来所采取的维护模式主要是计划预防修为主、故障抢修与补修为辅的维修模式。设备维护时间主要分为日常保养、二级保养、小修、中修与大修5个级别的修程,严格按照周期对设备进行有效整治与更换,将潜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线网规模化带来的成本压力,这种维护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过度、不科学的计划预防修,浪费人力成本,而且增加通信设备的不稳定性和故障风险。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一)单纯的设备拆装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计划预防修侧重于计划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拆卸、更换。维护人员为了完成维修计划,将拆卸下来的设备进行简单的清洁、检查,就重新安装启用。口前地铁通信系统设备应用了大量的高集成度的电子板件,除了一些损耗性的元件,其他元件的自然损耗寿命与设备的使用寿命相比,基本可以视为“无限期”。受设备磨合兼容、安装调整、人为失误等影响,频繁对设备进行拆装反而容易导致设备故障,破坏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二)过度插拔电子板件,减少接口的使用寿命。
通信电子板接插件接口部位的金手指或插头,通常要进行表层的镀金或镀银防氧化处理。板件在插拔过程中会因插件紧密接触而造成接口部位表面划痕,反复拔插更会加深或增多划痕。深度划痕出现后,接插件内部覆铜和外表面的镀金、银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慢慢形成原电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接插件接点电阻升高或电源接插接点温度升高,又加剧了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导致电子板接插件接触不良。在湿度较大或灰尘较多的机房进行板部件的反复插拔,更是加剧接插件表面的氧化,降低接插件寿命,进而埋下故障隐患。
(三)作业时间有限,在线运行设备维护深度不够。
受地铁运营服务的限制,通信系统设备较为深入的计划预防修,通常是在运营服务结束后的1―3h内开展,需要完成设备的拆解、清洁、性能检测、不良部件的更换等。受作业时间与环境的影响,现场维修深度有限,无法有效解决隐蔽的故障隐患。同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必然存在赶工情况,维护质量较难保证。
(四)设备更换不分重点,增加成本。
为了减少非计划(故障)停机,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往往采取大修大换、小修小换的方式,采购大量的备件将在线设备替换下来。虽然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但是需要巨大的备件采购费用。
(五)备件采购困难
通信技术与设备更新的速度都很快,在系统设备尚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时,其备件型号已处于停产或濒临停产状态,导致设备备件供应中断。而受设备规格型号、软件兼容性的影响,停产的设备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同类可替代的备件。
二、改进维修模式
在地铁运营设备稳定性、可靠性高要求的形势下,结合设备状态修、可靠性维修的理念,改进既有的计划预防修模式。
(一)不同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
地铁通信系统涉及的子系统繁多,可根据系统设备自身特性及维修保养要求,制定Ⅰ类、Ⅱ类、Ⅲ类维修策略。其中,Ⅰ类为计划性维修策略,实行完整的日常保养、二级保养、小修、中修与大修5个级别的计划维修;Ⅱ类为状态修维修策略,采取定期检测及维护保养,加深小修,并根据设备状态劣化情况开展专项维修;Ⅲ类为故障修维修策略,即是待设备故障后再维修。
各个系统设备视情况选择不同的维修策略,可以是整个系统采用同一类维修策略,如传输系统所有设备均实行Ⅰ类维修策略;也可以是系统内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如无线系统中央交换机、基站设备及调度台实行Ⅰ类维修策略,无线覆盖网络(天线、漏缆等)设备实行Ⅱ类维修策略,手持台、车站电台实行Ⅲ类维修策略。
(二)故障影响小的终端设备,可采取故障修方式
地铁通信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终端设备,如监视器、扬声器、广播台、网管终端、普通电话机等。该类设备故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且单个设备故障对行车安全与运营服务没有太大影响;同时该类设备多在运营服务中使用,即使故障也容易被工作人员察觉;故而从平衡设备质量与维护成本方面考虑,该类终端设备可采取故障修的方式,即Ⅲ类维修策略。
(三)有针对性地更换寿命与使用时间密切相关的零部件,以降低故障率
对设备历史故障记录进行分析后获知,设备硬件故障最多的往往不是关键或核心零部件,反而是一些起辅助作用的零部件,主要是有源功率、机械运转及其他受材质影响的器件,如电源模块、散热风扇、存储设备、电解电容等。该类零部件没有特别的软件要求,市场成熟,技术含量低,价格相对较低。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根据设备特性,可在小修、中修或大修时提前更换该类可预判故障隐患的零部件,减少甚至避免设备故障。
(四)建立电子板部件离线维修队伍,加强深度维修
理论上,小修及其以上修程的作业是整个维修体系中较为深入的维修。但是,受作业时间与环境的影响,现场维修深度非常有限。而在现场维修作业时,整体更换尚未达到设计寿命的设备,或使用大量新件更换可能存在故障隐患的部件,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地铁通信电子板部件故障主要集中在电源模块或电源相关单元电路的功率性器件上,其他元器件故障较为少见。对通信电子板部件多年的离线维修实践证明:建立电子板部件离线维修队伍,对更换下来的电子板部件进行深度清洁,依据电路图纸或以往的维修经验,有针对性地更换可能存在问题的元器件,可以极大地提高设备维修质量。
(五)开展轮换修,重点解决故障隐患
轮换修是建立在具备电子板部件离线维修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设备的特点,对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部件进行更换。更换下来的设备部件经过深度清洁、不良元器件更换及性能检测后再上线使用,是一个对设备薄弱环节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改善或克服的过程。例如,对某条线路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器开展轮换修,彻底检查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板及元器件损坏情况,更换不符合要求的电解电容、MOS管驱动电阻、PWM芯片滤波电容、散热风扇等,调整大电压、大电流元器件的焊接状,对不符合要求的焊点进行补焊加固,恢复设备各项性能指标,极好地解决了该条线路广播系统功率放大器故障率高的问题。
三、结束语
地铁通信系统可靠稳定运行离不开有效的设备维修,但设备特点的变化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既有维修模式已显现局限性。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引入设备状态修、可靠性维修的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取不同的维修策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设备的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海,杨福泉,杨颖鸿等.通信检修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