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气电力行业也在不断更新,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电气电力行业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技术设备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使得我国的电气电力行业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还应该认识到的是,虽然电气电力设备在操作上有了改进,但是对于设备的检修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能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必将会影响电网的整体运行状况,降低了电力的生产效率。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电力职业技术人才,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就要注重做好对电气电力设备检修方面的教学研究,提高电力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
1电气设备检修的现状
通过对现阶段的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很多企业在进行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时,仍然停留在计划检修阶段。这种计划检修的模式显然不符合电力电气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正常工作需求,同时还存在着对资源的浪费、检修水平与质量不高的现象。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进行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时都是按照年检计划,按照每隔4年或6年进行一次大型检修,开展各项检修工作,这种大型检修的时间通常要持续一周至三个月时长。通过计划检修能够对电力电气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完善与处理,是维持电力电气设备良好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然而我们在采用计划检修的方式进行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时,也存在着众多不足。
1.1表现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的管理不足
尤其是在技术管理层面,由于每次在计划检修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相应程序按部就班的开展检修工作,这就使得各项检修工作缺乏灵活性、缺乏针对性,而且长此以往,检修人员在参与多次计划检修工作以后会形成定势思维,思维的僵化使得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存在的不足。
1.2检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电气电力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检修技术技巧没有熟练掌握,而且专业技术能力的使用也缺乏丰富知识理论的支撑,面对设备运行故障方面的很多问题都无从下手,并且也缺少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经常是程序化的走过场,缺少责任心。同时,企业也忽视对检修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没有做好人才建设方面的工作,从而导致设备检修效率始终不高。
1.3电气设备检修计划不合理
由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类型繁多,而且设备故障的成因不一,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提前制定检修计划,突出检修重点,针对性地解决设备隐患,提升电气设备检修效率,同时,还能减少资源浪费。但是在实际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开展环节,许多的企业都缺乏合理的检修方案,设备检修工作缺乏合理性,无法突出检修重点,工作程序混乱,对系统缺乏全面的考量,忽视环境因素给设备检修带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电气设备检修的作用会受到严重限制,很容易引发新的系统故障,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用电。
2电气电力设备检修的应对策略
2.1对传统的检修方式进行改变
基于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进行电力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仍然采用计划性检修方式,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浪费以及检修效率低等相关问题,我们有必要应用状态检修方式对这种传统检修方法进行替代。状态检修方式是充分结合电力电气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相关状态实施情况作为检修基础,结合设备的维修保养需求为设备进行针对性的检修。状态检修基于电力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参数作为依据,通过参数的变化趋势对相关零部件的应用情况进行预测,以此作为设备检修方案的制定基础。通过这种状态检修方式能够充分结合相应设备的每一个零部件,制定针对性的检修策略,使各项检修工作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使各项检修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取得相应的检修效果。状态检修相比于传统的计划性检修方式,其工作开展更加灵活,工作形式也更加多样,重要的是通过状态检修能够充分满足针对性和周密性的相关特点,使得电力电气设备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保养,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成本的投入,同时也有效保障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促进电力电气设备良好稳定运营。
2.2加强组织学习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
能力素质。随着电气和电力设备不断更新设计,以及企业相关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多,这些都为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工作人员就出现了自身专业能力水平无法满足实际岗位需要的问题,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需要,面临着被淘汰的现象。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做好检修人才队伍建设这项工作,加强组织学习培训活动,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重点学习掌握新型电力设备的内部构造、使用方法、检修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切实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还要做好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增强检修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地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提高检修的效率和质量。
2.3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
基于当代电力工程复杂性的特点,在开展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之前,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计划,保证设备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计划方案的制定,要严格地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企业技术人员要对系统进行全面勘察,如果系统运行问题较多,可以采用大修的方式,对故障进行排除,如果问题较少,就需要采用定点检修的方式,消除电气设备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要有固定的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企业要合理地设置检修时间间隔,保证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落实。电力企业尤其需要注意不能盲目地对电气设备检修,无论故障大小,普遍采用大修的方式进行检修明显是不可取的,这种问题需要引起企业方面的高度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电力企业需要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类型逐渐增加,复杂程度陡增,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甚至会引发一些重大事故。为了消除系统运行隐患,企业方面要加强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实现各种设备故障的事前控制,把系统运行风险扼杀在萌芽中。电力企业要注重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系统化地讲解各种检修专业技术,提升人员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落实,给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为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海龙.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8,20(24):222.
[2]陈小波.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249.
[3]叶远波,谢民,黄太贵,王同文.基于灰色理论和云模型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7(09):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