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效果及对诊断符合率影响分析
彭福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福忠 ,.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效果及对诊断符合率影响分析[J]. 诊断医学,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56.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和对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方法:从2017年10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中选择56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都依次进行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不同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和病因诊断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不同肠梗阻类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多层螺旋CT明确腹腔感染、肠粘连和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检查对血供不足、疝气引起的肠梗阻的诊断病因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肠梗阻患者的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检查结果更为准确,而且还对判断病因有较大的帮助,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关键词: 肠梗阻;多层螺旋CT;效果;诊断符合率
DOI:10.12721/ccn.2022.157056
基金资助:

肠梗阻为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无法排便、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影响比较大。该病的诊断中,普通检查手段诊断,如腹部X线检查,检出率比较低,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提高肠梗阻的诊断正确率是保证治疗的有效性,避免引起不良结局的重中之重。目前有研究显示,针对肠梗阻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较高,而且还能明确引起梗阻的病因,可以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检查。本文针对在肠梗阻的放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效果及诊断符合率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叙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7年10月到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范围,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4.8±4.1)岁;病程1-8日,平均病程(4.7±0.8)日。所有患者都具有无法排便、腹痛、腹胀、呕吐等临床表现,而且都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肠梗阻患者,其中绞窄性肠梗阻13例、单纯机械性肠梗阻28例、动力性肠梗阻15例;病因分类中,腹腔感染导致梗阻16例、肠粘连导致梗阻19例、肠道肿瘤导致梗阻11例、血供不足导致梗阻7例、疝气导致梗阻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腹部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每种检查都由同一组医技人员在同一组仪器上操作,扫描后的图像由同组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进行诊断。患者首先进行腹部X线检查,检查设备为荷兰飞利浦DR数字X线机,检查时患者处于站位,拍摄腹部X线平片,如果成像不清晰,建议卧位进一步拍摄平片检查,确认有无肠腔积气或积液,梗阻远端有没有气体。腹部X线检查后12小时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设备为飞利浦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主要有管电压为120-140kv、管电流为250-280mAs、层厚为1mm、螺距为1.0、重建间隔为2mm。患者平躺在扫描床上,吸气后从膈顶平扫到腹股沟,所得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

整理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病因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n,%]

12.png

2.2 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

多层螺旋CT检查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肠梗阻类型的诊断准确率[n,%]

13.png

2.3 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病因诊断结果

采取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病因诊断时,多层螺旋CT明确腹腔感染、肠粘连和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检查对血供不足、疝气引起的肠梗阻的诊断病因诊断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病因诊断结果[n,%]

14.png

3 讨论

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的通过出现障碍的疾病,属于外科急腹症之一。该病病因较多,主要有腹腔感染、肠粘连、肠道肿瘤、血供不足和疝气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无法排便、恶心、呕吐等[2]。肠梗阻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比较快,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以往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腹部X线检查,通过病理改变导致器官和组织的密度的变化检出疾病,由于其操作比较方便、价格比较低廉,一度成为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X线检查部分细微结构、密度比较高的组织时显示出的清晰度有限,在诊断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比较大,对身体有所影响[3]

在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多层螺旋CT技术的应用,以其快速、清晰的特点被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接受,被认为是目前为止最简便、快速的诊断肠梗阻的放射诊断方式。多层螺旋CT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可通过球管一次性曝光同时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4],能够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然后重建物体的数据,具有扫描覆盖范围更大、扫描时间短、提高分辨率、降低运动伪迹及漏扫几率等优点。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时,能在患者屏住呼吸内的5-10s内完成操作,有效避免了呼吸运动和肠道蠕动产生的伪影;通过多层扫描成像、重建,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扫描范围内肠道的组织形态和细微结构,不但可以明确肠梗阻的类型,还能清楚地反映出引起肠梗阻的原因。有研究显示[5],应用螺旋CT检查该院治疗的100例肠梗阻患者中,有98例得到准确诊断结果,诊断符合率高达98%;病因检查中,多层螺旋CT的病因诊断准确率也比腹部X线有明显提高。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56例肠梗阻患者都进行了多层螺旋CT和腹部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6.43%,比腹部X线检查的83.93%有明显地提高;类型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绞窄性肠梗阻、单纯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31%、92.86%、86.67%,比腹部X线检查有明显地提高;病因诊断中,多层螺旋CT明确腹腔感染、肠粘连和肠道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94.74%和100.00%,比腹部X线检查有明显地提高;此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由此可见,在肠梗阻患者的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检查结果更为准确,而且还对判断病因有较大的帮助,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吉辉.腹部X线、超声、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价值[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8,6(4):255,257.

[2]曹会增.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评析[J].医学信息,2014,32(26):93-94.

[3]娄俊杰.在肠梗阻病因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35(25):54-55.

[4]黄群国,代小兵,周莹等.数字摄影技术用于疑似肠梗阻的筛查[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1571-1573,1577.

[5]郑亮.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应用于诊断肠梗阻临床诊断中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4):3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