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构想
郝永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永杰,.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构想[J].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2.
摘要:
介绍了教学资源库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了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意义。结合具体资源库构建的实践阐述了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资源库应具备的功能以及主要技术特点。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42
基金资助:

1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概念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运行的,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用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多媒体材料和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信息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动态化、教学方式网络化、教学对象个性化等教学特点,为发挥学生创造性、个性化、协作性等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 目前网络资源库现状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网络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相应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在很长时间内,各校“有车少货”以及重数量、轻质量、教学资源建设简单化,教学资源建设不规范等现象非常突出,致使网络及现代教学设施大量低效率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停留在“表面”,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问题表现在:(1)资源库数据不符合规范。数据资源的建立没有统一的标准给数据的共享、交换与更新带来的不便,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不易实现资源共享。基于传统的集中存储和集中管理模式建设的资源库只能满足局部或少量用户的使用,当有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就会出现资源访问的瓶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资源发展的需求。(3)用户参与方式不灵活,交流性、交互性差。(4)资源库建设创新性及扩展性较差,不利于断更新和补充。

3 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资源库的意义《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学校公共必修课程,教师工作量大,设备不足,学生人数多,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许多问题。建设教学资源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将有效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对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与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将起到积极作用。

4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积累、资源共建、资源共享、资源评价的综合性平台,为各高职学生和教师提供综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资源库的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4.1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操作案例反复练习,所建立的学习环境必须能够支持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与情境,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在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潜能。4.2 以案例驱动为导向,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课程特点决定了其教学以案例驱动为导向,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能适应实际生活中的办公需求。所以资源库的建设一定要具有强烈的应用特征,注重和学生的生活及未来工作岗位紧密联系。4.3 注重网络资源库的稳定性与开放性、跨平台性、可扩展性要让网络资源库可以跨平台运行;遵循教育部规范,能够与其它平台兼容;采用相应的架构使设计有利于平台功能的扩展。4.4 以教育部基础资源规范为主   以教育部基础资源元数据规范为主,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来自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共享来自教育、学术研究方面的资源。

5 《计算机应用基础》资源库的建设 5.1 资源库主要内容   确定所面向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文本素材:包括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案、教学团队等文字表达;②教学课件:主要是本课程的各章节教学课件;③教学录像:本课程主讲教师各章节教学录像;④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的集合,主要是选择及填空题;⑤操作素材:结合全国计算机高新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模块)四级认证的操作内容,列举部分操作素材及样张用于学生上机操作;⑥操作视频:是指由教师录制的各章节典型操作案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掌握操作的重难点;⑦互动交流:针对某些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师生网上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协作学习;⑧资源链接:列出本课程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5.2 主要功能模块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主要提供的功能应有:资源的分类浏览、资源的检索(提供基于关键词、组合条件的检索方式)、资源的预览、资源的上载、资源的下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提供的功能主要应有:资源的录入、资源的删除、资源的修改、资源的审核、用户的管理等。该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系统开发工具采用:jsp技术和sql2000数据库,主要包括:  (1)资源浏览模块。各种用户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资源库。允许网络上多个用户同时登陆,正常地、安全地使用资源库系统,并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全文检索功能、提供论坛、为网络教学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  (2)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与系统管理员可在线管理多媒体资源,增、删、改、上传多媒体素材。这几种操作都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来操作完成,不必到服务器端进行操作。各个用户通过认证后,管理系统授予对应的管理权限,才能对系统进行操作。各个用户的操作都是独立的,所做的操作并不影响其他用户,各个用户也不能对其他用户的资源记录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除外)。(3)用户管理模块。资源库系统对用户进行细分,各种用户有不同的权限,不能越权使用系统:普通用户,有资源的使用权限;教师用户,需要认证,有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增、删、改等权限;审核员,需要认证,有对资源的改、删和发布资源等权限;系统管理员,需要认证,具有最高权限。结束语: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建设工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需要不断更新与维护,并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本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

[2]柯和平.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2(01):46-50+77.

[3]余远波,黄民慧.基于web的医学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Z1):105-10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