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工程的开展,需要进行计算机技术、继电技术以及现场保护技术的全面应用,继电工程的开展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进行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实现对于继电工程及其现场保护技术应用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定的技术应用参考。
1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的特点介绍
继电保护是保障变电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的重要方式,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特征性,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对于故障位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故障,但是如果因为某一位置的故障而选择将电力系统进行断电维修,则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会有选择性的将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隔离断电。这种选择性使得当前我国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其次,继电保护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迅速性特点。当前,由于各个行业对于电力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断电,可能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而通过使用继电保护系统则可以对发生故障的位置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使得电力故障产生的影响较小,避免了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实现了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提高。
2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2.1变电运行的要求
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发展较快,总体设计方面存在两个特征,分别是功能自治和一体化设计。功能自治性能是因为间隔层的设计,一体化设计则是由智能组建和设备高压组成。也因为智能变电站的特征变化,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中也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为了与智能变电站保持一样的功能,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设置不同的网络配置和网络系统,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满足监控数据采集的需求。测量和执行方面,继电保护也要保持测控统一,和智能变电站系统通信相同。在继电保护整个装置能够满足逻辑需求。改善智能开关等数字接口的吸引能可以有效满足数据采集和大数据的收集发展技术优化,适应纪念保护装置的可视化,能够实现变电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信息具象化。
2.2明确特殊设备的设置要求
结合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案,在特殊设备的设置管理中需明确以下技术方案:在直流电源设置中应采用双重规划的保护系统,通过合并单元、职能终端以及交换机的综合运用进行直流电源的双重转化,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合并单元系统中,针对双重化配置的间隔现象需构建相互性、电力性的合并单元,以提高电力保护设备维护的准确性。智能终端的系统维护中需要做到:在200kV以上及电压等级智能化系统双重配置中,需对配套的智能终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增强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在智能终端接收保护系统维护中,通过接地开关、输入断路器位置的科学确定,可提高跳合闸自保持功能;在压板设置中保护装置通常会选择软压板,通过与主保护、后备保护系统的融合,提高系统远程操作效果,以提高50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使用效果。
2.3强化人员管理,提高队伍素质
电力企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种类,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技术等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操作的规范性要求也较高。在开展变电运行过程中,要实现良好的继电保护,就必须强化人员管理和培训工作,使得一线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降低由于误操作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电力企业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变电运行的特点和继电保护的情况建立起专门的操作制度,通过培训使得广大一线操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这些制度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此外,电力企业必须调拨专门的资金和人员开展人员培训工作,使得一线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经验交流、举办讲座等方式,来使得更多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2.4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分析,在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中,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特点,构建可靠性的维护方案:提高检修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备维护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结合以往的经验对设备故障隐患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对设备故障进行准确判断,以便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方案,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日常维护。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其故障呈现出随机性的特点,如果在实际的故障处理中不能构建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会增加变电系统的维护难度,无法提高设备故障的处理效果。如,对于继电保护人员,在实际的故障防护中需落实日常监测及维护方案,及时提高设备的故障处理效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5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不同于其他继电保护,受到变电站工作的影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出现问题产生的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地区,如果继电保护出现问题而导致变电站故障,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建立起完善的应急预案,出现问题以后要能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问题的解决,从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变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相关的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继电保护系统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满足国家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继电保护的重要性认识,积极改进和提升技术,对于相关的技术性问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提高人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本身具有的优势,保障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鑫悦,王欣怡.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02):71-72.
[2]魏炜.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4):106-107.
[3]高海松.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7,(12):80.
[4]浮明军,刘昊昱,董磊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01):40-44.
[5]蓝海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规范化的建议[J].智能电网,2014,2(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