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所谓“课程思政”,并非一门或者一类固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思维转化的方法,一种教育和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和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一,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对学校德育活动的发展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的开展有助于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四个自信,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是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育人效果,就必须把思想和政治的因素纳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课程的思想政治研究是通过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初中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现实意义。第一,开阔思政教师的视野。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许多思想政治教师视野狭窄,缺乏综合教育意识。教师如果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物理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范畴,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纳入思想政治的元素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第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对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可以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的密切关系,准确地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现状。在课堂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这不仅会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有很大帮助[1]。
二、初中物理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理念,提高育人能力。理念能够有效指导行动。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其要想在物理学科中更好地挖掘和创新思政教育,那么就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个人育人能力的提高。德育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永恒的主题,但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上,未能深入分析和探究物理学科中所隐藏的德育素材,也未能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和开展思政教育。在当前全新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形势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在第一时间学习和了解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教育体系中实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积极探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物理学科的教学能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平台,如果教师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势必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分析和把握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特点,从教材内容角度入手,寻找更多与之相关的思政教育素材,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培训活动,向专家请教所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还可以与其他物理教师展开深入交流,学习更多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思政教育和物理教育的融合角度与方向。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逐步落实培训和学习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开发教材,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与人文精神。物理教材中隐含丰富的德育内容,需要教师认真钻研物理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并在物理教学中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礼与发展。其中物理学史就是教材中最显著的富含德育因素的内容,学习物理学史将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物理学史不仅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的概念、规律,还让学生了解到概念、规律得出的过程、物理学家的研究背景及科研精神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从渗透德育角度来看,物理学史是时代背景下生动形象、精彩曲折的史实,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物理教材中每一章节都有丰富的物理学史内容,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为例,分析每一章节物理学史内容并指出其德育方向。
(三)确立初中物理德育目标,针对性地渗透德育。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从物理的教材中可以看出很多给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带来了一定的指向性,强化学生的高尚节操,陶冶学生的科学思想,因而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初中物理德育渗透的一个方向[2]。一般可分为四个方面,即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精神品格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第一,对于爱国主义,在物理课本上介绍中国在物理学方面发展的里程碑和成就的内容很多,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中的内容去延伸介绍相关的知识,既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先辈们在物理学上的辉煌成绩,树立起学生的民族优越感与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除此以外,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例如原子弹、洲际导弹、氢弹等的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研发成功,激发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先进事业而奋斗的雄心及为祖国繁荣昌盛、科技发达增添一己之力的决心。我国当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应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目前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还有很长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努力学习,从而成为祖国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学中处处蕴藏着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知和不断生产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唯心论不同的是,认知是在事物不断地发展中而产生的,它不是精神思想的产物。因此,教师在介绍物理学史时,可间接地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掺杂在知识点中,可有助于锻炼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奥妙之处。对于学生精神品质的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还需要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物理学科则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格的重要领地。众所周知,物理教学主要是以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实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风格,对于学习敢于质疑、勇于进取的精神,以及与人相处团结合作的理念。例如,居里夫人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经历中终于提取到了镭元素、爱迪生在经历过几千次材料的尝试之后终于研究出了电灯的灯丝材料、焦耳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中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科学创新精神是指在实验创新中表现出来的那股劲儿,那股具有顽强精神、自觉精神、冒险精神、拼搏精神的那股劲儿,创新本身就是在未知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不知前方道路是否光明,但仍拼搏向前。物理界中有许多创新的成果都是在逆境中诞生的,即使外界有很多人都投来反驳质疑的目光,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论成果。
三、结语
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心、用力、用功,将教书育人作为根本职能,将 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 目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师要将“课 程思政”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从课程讲解、课后反思入手,将思政元素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情怀、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效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邢晔,吴建新.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2):52.
苏丽丽.思政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0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