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古建筑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时间赋予的历史意义,本身是具备强烈的艺术成就以及现代科研价值的。古建老宅在上百年、上千年的保存过程当中,会受到外界自然力的破坏,给古建老宅造成很多的损害。近年来,我国设计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古建老宅进行翻新和重建,但是一些项目却很难实现重整,展现给人们的完全是现代建筑,难以体现古建老宅原始风貌。为此,如何正确的保护古建老宅,修缮古建老宅已经是城市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新旧建筑的和谐共存,让古建老宅景观实现一次根本的蜕变。
1 古建老宅进行保护设计和开发的根本意义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留下的古建筑非常之多,同时不同风格的古建筑也体现在我国的城市不同区域。在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设过程当中,面临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老旧区域改造,新区域开发,这直接让古建老宅面临着去留问题,所以如何保证古建老宅保护设计与开发的同步,不仅是设计师需要深刻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中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问题。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地区居民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根基,能够让当地人们对地区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这种情感从本质上来看是整个地区的团结力、生命力、凝聚力的来源。为此,设计师需要做好城市古建老宅的保护设计与开发利用工作,如何利用城市古建老宅与居民的关系,是设计师需要去深入探索的。随着城市居民思想意识的转变,人们不仅仅想在城市中体会到现代建筑的独特风格,还充满了对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结合的精神追求。
2古建老宅景观的环境设计保护与开发措施
以黔东南古建老宅建筑为例,其不仅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吊脚楼、风雨桥、鼓楼、凉亭等公共和乡间住房建筑还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图1)。因此对于任何区域的古建老宅来说,都要分类、分阶段的进行保护设计,这也是古建老宅在城市当中目前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和保护手段。我国古建老宅规定了三种分类标准,分别是文保建筑、控保建筑和普通居民建筑这三类,需要根据标准进行修缮。在当前的城市中,依然居住在古建老宅中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年人,政府往往会以减少租金的租赁方式让居民来居住,而且这种低租金租赁的方式在当前的各个城市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同时,古建老宅的居民居住密度是比较大的,产权情况比较混乱复杂,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数不胜数,同时古建老宅的居住居民缺少良好的古建老宅景观保护意识,所以加强控保建筑与文保建筑的保护设计师刻不容缓。
图1 黔东南古老建筑
2.1三步走措施
首先,在古建老宅环境保护设计当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房屋置换补偿方案,让居住在古建老宅的居民能够得到妥善安置,一些不愿意搬走的居民可以考虑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例如自愿搬离奖等。另外,对于一些不愿意搬离的居民,制定相关的文保建筑和控保建筑的居住条款,告知仍然在古建老宅中居住的居民保护古建老宅的意义和保护方式,并且公房房卡只能自己或者租赁人来居住,不得以出租牟利的方式使用。同时,古建老宅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租赁人若是死亡,租赁权则会被政府收回,古建老宅也不会再继续进行租赁。最后,城市的直管公房组织单位要定期检查古建老宅的安全性,若是存在古建老宅中私自建设的情况,要立刻拆除,同时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尽最大努力对古建老宅的环境和安全进行保护。在古建老宅具备更新条件之后,再进行修缮更新。需要让城市中更多的居民了解古建老宅环境保护的真情实景,并让古建老宅在城市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2.2分阶段和多渠道
我国各地区政府对古建老宅的保护都投入了资金和精力,但是在资金投入方面仍然不足,或者说是比较有限的,可能无法满足一些城市古建老宅环境保护设计的需要。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分阶段的对古建老宅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首先,对古建老宅景观内具有文化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古建老宅,挖掘严重待修缮的古建老宅,进行保护修缮,突出古建老宅的修缮重点,随后进行分批实施,逐一落实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实现对古建老宅的保护。
在古建老宅的保护开发利用当中,政府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或者联合当地国资企业出台优惠政策,政府要鼓励当地的国资企业自动承担起保护古建老宅景观的责任,并筹集资金,承担对古建老宅建筑的多方面、多渠道保护。
2.3加强对古建老宅保护修缮的创新和探索
在现阶段的古建老宅修缮和更新过程中,是比较侧重于恢复原始形态但是不改变结构重修的,同时也是非常侧重对古建老宅历史文化挖掘的。我国各地区大多数的古建老宅景观一般在更新修缮之后都是可以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因为其自身代表了历史文化传承,但是方式上比较单一,没有焕发出太多的生机(见图2)。
图2 贵州黔东南镇远古镇
在修缮之后可以让游客免费参观,单一性较强的为人们展现了状元文化,但是创新程度不足,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后续的修缮和维护可能还是需要城府来承担,这也就说明了在新时代下古建老宅的保护,需要利用新的方法。
结语
我国各地区的古建老宅承载着区域文化,同时也是区域内居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对于城市发展建设来说,只有实现古建老宅原始面貌的复原,才能实现古建老宅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历史“记录者”、“见证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其森. 洞口县高沙古镇保护性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
[2]韩网.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民宿开发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20.
[2]邬秋瑶. 基于地域文化复兴的寿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杨路. 十堰山地传统村落冻青沟村的保护困境与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