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
张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欢 ,. 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 中国职业教育,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220.
摘要:
正确的职业选择有益于学生个人职业理想的实现,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产业升级换代的大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教育促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从基础教育初级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也成为新形势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扬起理想风帆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初中职业规划德育
DOI:10.12721/ccn.2024.157220
基金资助:

正文:

截至2023 年,全国已有29省市分五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新高考选科模式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赋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新高考模式同时也要求学生和家长更早地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发展,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做好学习规划。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环境下尤为重要。学生初中阶段是否有意识地学习,选科时是否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等会与学生未来的专业、职业直接相关。[1] 初中阶段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强化学习能力培养意识,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帮助其打好通识教育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高中学科选择铺垫,为国家复合型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蓄力。

班主任是中小学班级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2]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贯穿和渗透职业规划意识,通过有效家校沟通,组织丰富的活动指导学生发现自身特长和兴趣,找到未来理想职业的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家校沟通,提高家长观念认识

职业的选择本应该是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市场需求的双向选择结果。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年青人的职业好恶感来源于家庭成员的职业体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择业观念。父母依据自己的经验所获得的社会职业认知及职业理想来对子女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择业教育,培养子女的职业理想和择业态度,并希望子女能汲取自己的择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子女少走弯路,尽早实现职业梦想。[3] 基于此,班主任非常有必要把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家校沟通的重要话题放在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家校沟通形式中,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内容。

有效的沟通,可以培养家长对孩子职业规划上的意识,引导家长从孩子初中阶段开始从职业特性和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观察孩子的性格能力特征并有意识加以培养;班主任还可以向一些信息渠道闭塞的家长介绍新兴产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帮助家长在孩子的培养方向上打开新的思路;对于部分氛围更为传统的家庭,班主任还需要引导父母营造民主家庭环境,理解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作用,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丰富活动,帮助学生感知职业

初中生阅历不足,社会经验缺乏,对很多行业领域都只是模糊的印象,对很多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缺乏正确认识。同时,又因其自身还处于通识教育阶段,初中生并不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来参与这些工作的实习见习活动。所以,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内活动或者家校社合作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职业,对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社会价值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提升职业好感度,从而激励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自主探索这些职业。

笔者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经验认为可操作性高一点的活动主要有: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邀请家长进行职业经历分享,组织学生到工业企业参观学习等等。为了提升活动效果,真正实现活动目的,教师可以设计问卷或者提前布置调查任务,激发学生对目标职业的兴趣,驱动学生主动从多渠道了解这些职业;活动结束以后,可以采取座谈、上交心得体会、撰写活动报告等形式鼓励学生反思所学所感;亦可进一步设计更深层次的小组活动帮助部分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走近心中理想的职业。

三、课堂渗透,重视能力培养意识

由于学生在校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以书面作业,书面测试为主要的巩固手段,很多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工作岗位上的真实能力需求联系起来。这样一种知识和运用割裂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大量学生轻视实践作业,忽视能力培养,从而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失去具有实际意义的目标引导,一些学生会在片面追求纸面分数的过程中放大学习中的挫败感,失去学习方向和长时间投入学习的热情。

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做职业规划教育的德育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利用自身“科任老师”的优势,充分把握课堂阵地,抓住教育契机向学生渗透职业规划概念,凭借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帮助初中学生建立课堂内外的联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和班级德育工作的组织老师可以抓住备班会议的机会,把“课堂渗透,重视能力培养意识”的观点传达给班级的其他科任老师,号召所有科任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阵地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某些方面有特别兴趣和特长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可以和相关科任老师就这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进行单独沟通。任课老师在课堂内如春风化雨的渗透指导往往可以提振学生的信心,为他们的学科学习和个人职业规划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针对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鉴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段特征,该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该以让初中生感知职业,培养职业好感,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能力培养意识,强化学科知识课内外联系为主。我相信,随着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我们的学生会更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成为更具有内驱力的学生,他们最终会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瞿新梅.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D]/[J].基础学科,2021,

13.

[2]李季.论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J].小学德育,2009,18.

[3]李增华. 浅议家庭教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J].2011,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