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刘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成,.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J]. 历史研究进展,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088.
摘要:
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行业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尽管我国已经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当前我国的人才选拔方面,应试教育也仍然是最为有效的形式。但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和谐共存,取长补短。素质教育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完全取代应试教育,而是要弥补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给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人。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高考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当前的高考改革形势有比较全面的认知,顺应时代潮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革新,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使学生既具有较高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应试考试能力,同时又掌握适合个人终生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如何有效开展,使课堂教学实效性不断提升,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呢?本文对有效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高考;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88
基金资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完善。为了更好地顺应课改潮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高考也实行了全面改革。当前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之外,也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顺应高考改革的大趋势,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新高考这一时代背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学案例应用较少

现代化的高中历史教学引起了教师的高度关注,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习惯于通过灌输式方法展开教学,看起来教学过程完美无缺,实际上并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造成许多问题、留下许多漏洞、缺少合理的思考。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积极转变教学策略,采用合理的新颖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二)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不充分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能力,但在现代化教学体系不健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能给学生带来较高的学习收益,也影响了日常的教学。例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固定的套路实施,只注重课内资源的使用,对课外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课堂教学便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高中历史教学的很多场景得不到良好的展现,各类教学任务的实施始终无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新技术也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在多种问题共同影响下,高中历史教学便产生了许多问题。

(三)教学气氛枯燥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气氛的营造也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没有使用趣味性的方法去推进课堂教学。例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很多教师都在强调考试的重要性,没有把握好各类历史知识的多元化、情境化、剧情化呈现,课堂气氛枯燥,很难带领学生走进历史、体味历史、进而感知历史,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素养能力。而且,教学气氛枯燥的情况下,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加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弱化了课堂互动的效果,降低了教育教学效果。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深入解读新高考政策,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高考一直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形式,在传统高考模式之下,考核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方面。因此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是完全围绕历史教材来展开的,学生学习的通常都是历史教材内涵盖的、能够直接用语言文字体现出来的内容,没有进行历史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内涵的有效挖掘。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历史,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效率较低,效果也并不理想。而新高考的实行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不但要进行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创新,还要深入挖掘历史内涵,促使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得到较好的发展。在高考导向之下,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走向,对历史教学目标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把握,教学实践中能够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以便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有效落实。以《中外历史纲要》中《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这节课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制度方面出现的变化,进行的一些制度创新之外,更应当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新制度的出现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对于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中教学重难点便是让学生掌握古代选官制度中科举制度的先进性、合理性,两税法的先进性、三省六部制度对于后世的重要影响等。通过相应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让学生明白制度的改变和创新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向更为完善化、合理化发展的一种大趋势,人类文明也是在这种大趋势下发展进步的。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历史分析能力,且学生可以在历史学习中吸收很多人生哲理,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

(二)更新历史教学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形势下,教育理念发生了明显转变,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均应当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便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课业负担比较沉重,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由于高考科目众多,学生需要将时间、精力分散在多个学科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这门课程以记忆性的知识为主,因此更倾向于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形式,平时分散在历史学习中的时间比较有限,通常在考试前集中突击。实际上,历史课程虽然需要背诵的内容很多,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效果会更加理想,学习效率也更高,且学生的知识性学习目标、能力发展目标都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看法,首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变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姿态引导、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堂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讨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的多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当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之后,不但能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提升记忆效果,还能让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历史知识、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历史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这部分内容。对于“互联网”,当前的高中生并不陌生,教师便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着手开展教学,以便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对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分析与讨论,进而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和能力。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很多高中生对于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在于,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比较浅显,自己通过阅读教材也能够从中掌握这些知识,因此缺少求知欲。加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使得课堂氛围沉闷,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要想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更能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其中情境教学法为当前比较受欢迎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使用灵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给学生营造适宜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思维顺利拉回到课堂中,让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课堂的学习、讨论。以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给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影视片段等,快速将学生引入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让学生的情感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急于想了解相应的历史时期造就了怎样的历史人物,发生了哪些历史事件。在求知欲望的带动之下,学生便会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另外,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素养等也会在无形中得到发展。除了通过多媒体创设直观、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等,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有效提升,并在课堂学习中体会更多乐趣,得到更多收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在思想、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转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探索适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高中历史学科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锋.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的教学思考[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7):3-4.

[2]刘金玉.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20):59-60.

[3]陈鸣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07):19-20.

[4]高超.析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0(05):77-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