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岗课赛证融通,重构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仓储数据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电子商务仓储数据分析(中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全国电子商务仓储技能竞赛赛项要求。依据以上各类标准,课程内容中主动融入电子商务背景下大数据分析的新趋势、新业态和新模式,将课程重构为六个模块,共计96学时。其中把“电子商务仓储数据分析工具——Excel”单独列为一个模块,该模块中Excel的高级功能,比如数据图表、数据透视图、切片器等高级应用,将是后面模块中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在这里以模块4仓储数据分析中的项目1(客户数据分析)和项目2(推广数据分析)为例,通过对项目1中的客户特征、行为和忠诚度分析,构建客户画像,并结合项目2中的各渠道流量分析,最终为产品推广仓储提供决策性建议,从而也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本模块学习内容分为5个学习任务,共计16学时。
(二)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掌握学情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中职三年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网店仓储管理”“电子商务美工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技能基础: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和Excel软件的操作能力,但综合应用能力不足。通过前序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网店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仓储管理各部门的职责以及数字化仓储的工作流程,也初步掌握了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但Excel高级功能的综合应用不熟练,比如数据透视图表的绘制、切片器和函数的使用。认知和实践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但系统化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不足。通过该课程实训部分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根据任务背景和任务内容,可以利用Excel制作出相应的图表。但最终针对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的表述缺乏逻辑性。职业素养:具备电子商务仓储数据分析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但数据安全意识不足。根据顶岗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践的评价反馈,学生能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服从统一安排,有岗位责任意识。但对如何保护客户数据的隐私等相关数据的安全意识不足。
二、明确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数据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特点,预判教学难点。素质目标:具备法律意识,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对数据和账户保密。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劳动素养;通过导入“助农项目”,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家国情怀和兴农使命感。
知识目标:(1)熟悉客户标签的常见分类,区分动态和静态属性标签;(2)客户忠诚度的衡量指标有哪些?熟悉各指标的计算方式;(3)如何通过客户行为分析,了解客户的购买动机;(4)熟悉流量来源以及流量结构分析的各项指标;(5)如何通过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和投入产出四项指标进行关键词推广。
技能目标:(1)能熟练掌握Excel函数、公式、图表等高级应用;(2)具备较强的数据敏感度、逻辑分析能力;(3)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形成实践思路,提出客户和推广方面的建议。
教学重点:(1)客户分类方法;(2)客户忠诚度分析、客户分层与营销策略;(3)推广渠道分类、分析指标、分析方法;(4)关键词推广效果分析指标、监控方法、分析和优化办法。
教学难点:(1)客户忠诚度分析、客户分层与营销策略;(2)客户行为分析、指标优化办法;(3)关键词推广效果分析方法、效果提升办法。
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实训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过程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为:思政主题引学,行业真实案例导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递进式体验教学,以“新技术—大数据分析”和“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为出发点,依托农产品电商项目,将不同类型数据分析的工作流程分为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和任务、数据收集与处理、应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归纳数据分析结论4个任务。以行业真实案例为载体,强调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刚开始的领导、指导到最后的引导,逐步突出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知识的主要构建者。学生刚开始通过老师讲解自主探索完成项目,接下来通过老师的指导,进行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到最后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完成项目。通过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认真、专研的劳动素养和工匠精神,同时通过兴农项目的执行,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让学生有意识为助力家乡经济振兴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1.教学实施模式
实训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以乡村振兴的真实案例为载体,创设实训的教学模式,分别为为“数德、数道、数情”和“感知、思考、辨析、操作、升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从“五步”教学步骤中合理选择某个要素为起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总之,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不同的递进式学习步骤,从而达到学生知识技能的逐级提升。
2.教学过程
(1)以“描绘客户画像”为例说明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情,“描绘客户画像”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为“感知、思考、辨析、操作、升华”。①通过课前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提前感知客户画像如何为农产品销售赋能,并了解实训任务背景及实训内容。②通过导入XX淘宝店铺中“柞水木耳”客户数据案例,让学生思考并意识到描绘客户画像的重要性。③通过教师对实训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辨析本次实训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有哪些,并培养学生养成反复阅读实训详情的习惯。④通过小组合作和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标准化绘制数据透视图表的习惯。⑤通过小组汇报、综合评价,课后拓展任务的完成以及实训报告的撰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操作流程,对知识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升华。
(2)在教学中始终贯彻思政主题和行业案例
课程思政主题领学:课前在云平台发布微课《客户画像助力农产品精准营销的案例》等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任务;师生围绕课堂思政主题——“客户画像如何为农村经济振兴赋能”开展线上讨论。行业真实案例导学:课中通过“行业案例”——XX淘宝店铺中“柞水木耳”客户数据分析创设情境,讲解数据作为新农资如何助力农产品销售。
3.教学评价
本着“立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观念,构建多维评价体系,其中包括“以能力为重”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突出以“立德为先”的增值评价,为了力争做到全面多维度综合评价,增加了学生互评环节。该评价体系体现了“德技并修”的职教特点。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并不断增长知识见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论述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有效途径,即电子商务专业要与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紧密合作,把证书引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等专业实训建设环节,不断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骞,沈言锦,黎修良.“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成人教育,2020(5):74-78.
[2]柴草,王志明.高职院校“课证融通”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路径[J].成人教育,2022(9):72-78.
[3]南旭光,张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逻辑与进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