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职学校设立的思想政治课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如同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思政课程覆盖面、听课率普遍较低,教学效果非常不佳。要想提高大学生思政建设,必须将思想政治与计算机专业课进行有效融合,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政境界,实现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中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认识不到位
首先,思政课程作为通识课程的重要内容,重要性并不高,不管是在老师们的眼中,还是在校方眼中,思政这门课都比不上专业课程,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门课都是无关紧要的。其次,高校思政教学没有与专业课程进行深层次的整合,无法在思政教育中紧密联系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无法得到提高。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觉得,在他们看来,进行的是一个比较虚无缥缈的概念,同时,他们也无法将思政课的内容扩展到他们的专业领域。这不仅是目前中职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而且也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的一个切入点,更是培养中国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突破点。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不成熟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促进课程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是今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发展趋势,也是高校综合素质提升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处于探索阶段,在融合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三)学校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对中职生思政教育的培养不足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政,一直处在分离状态。加之,教师的思政意识不强,在计算机课程中培育学生方面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提高,忽略了思政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致使教学内容单一,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全,因此导致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行业的劳动工具,而并非培育国家需求的人才。另外,中职生思想认知水平较低,再加上学校不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这种对思政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中职生计算机教学中思政教育无法有效的展开。
二、思政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师言传身教进行学生思政教育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一是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渗入每一个学生内心,潜移默化的给学生输送正能量。教师有必要深入了解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课程中感受思政教育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地传授给学生。二是教师本身遵纪守法,遵守网络安全纪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三是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创新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习效能。
(二)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部分,教师需要在课程内容中有效的结合相关知识点,收集案例,挖掘相关章节知识点的思政元素,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习体验,最大程度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领作用。编写形成具体章节的教案和教学设计,寻找思政元素合适的切入点,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明确目标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
教师在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后,就要渗透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然后认真仔细的思考在哪里渗透、怎么渗透。以计算机应用教学基础知识为例,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系统软件知识、程序设计概述、文字处理、多媒体基本知识、数据库查询、窗体与报表的创建等内容。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概念的表达会更加生动,图像的展现也更形象,同时,提出概念的方法也更符合逻辑。但是,单纯的概念讲解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和无聊,历史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传统概念,之后向学生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操作,并介绍一些关于研究这些概念的人物历史。毫无疑问,如果直接去讲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历史,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这种困惑可以从计算机的巨大发展历史逐渐推广到计算机的应用在各大领域的历史,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深刻思考,逐步引导他们进入计算机学科,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谈论时事,还包括学生对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价值观念的认识和实践,并以教师自身和每一个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逐渐在专业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因素,这也将是教师课堂实施的最终目标。
(四)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培养充足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由思政教师对包括计算机课程在内的所有非思政类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培训,对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予以专业的指导,并由这类“专业师资”组成思政专项考核小组,对各类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进行考核。人事处在教师的绩效考核表中设置思政建设专项考核模块,教务处在课程评价表中设置思政元素的分值,在每次的教师评优评先、晋升评职过程中,予以政策倾斜:思政专项可以设定为加分项目或者缺失一票否决制,根据情况调整激励力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运用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教师和党员的带领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思想水平,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探索思政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渗透[J].中文信息,2020(4):9.
[2]史耀南.思政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融合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148-149.
[3]顾玮.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9(23):41-42.
[4]刘金花,何慧.课程思政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