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电能在分配、变换以及输送阶段,电力网内的附属设备都会产生功率消耗,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功、有功功率而产生的损耗。对线损率的产生,更多是来自于电力网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水准等方面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综合反映。对于国内多数农村区域而言,主要使用10KV配电网线路,对农村配电网管理、技术线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整改措施。
2农村配电网线损存在问题及原因
2.1管理线损存在问题及原因
对于管理线损而言,更多的表现为计量的统计管理,使其线损更为突出与明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工抄表时间的差异性,无法同步进行而产生的误差;二是,对于多数10KV线路计量装置而言,都是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并且安装在终端客户端,极易发生偷窃电问题;三是,对于配电台区的低压客户而言,在分布趋势上更多的是点多面广的态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使其测试计量装置、周期轮校的难度变相增加;四是,在部分区域存在“关系”等问题,相应的配套考核机制存在一定漏洞,在执行过程中难以贯彻裸睡到位;五是,当前的高技术窃电手段层出不穷,也加大了防范难度。
2.2技术线损存在问题及原因
对于电力系统损耗而言,10kV以下电压等级线损所占比较较大,通常情况下,要将10kV综合线损控制在5%以下,而农村区域的配电网实际线损通常都是维持在10%左右,甚至维持在更高线路比率,与国家相关要求具有较大差距。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10kV配电线路的总线距离较长,继而使得总线损消耗比较大;二是,卡脖子、迂回供电,以及线路型号小等不合理问题较为常见;三是,配电变压器所产生的配置容量具有较大偏差,多数会以非经济状态进行运转,使得与之相配套的配电变压器耗能较高;四是,在进行负荷实测阶段,考虑到其工作量较大,人工录入数据量多,以致造成数据采集存在不同步现象,继而使得数据准确性有待提升;五是,对于部分小水电厂而言,对于无功功率的管理不够精细。
3控制农村配电网线损的措施
3.1控制管理线损措施
(1)计算线损理论值。计算线损理论值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降损工作的根基,计算线损理论值能够更好的摸清现实情况,所制定的降损措施更具针对性,以达到预期收益好、见效快以及投资回报高等目的。
(2)建立线损分级考核机制,将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对于多数农村区域而言,部分10KV馈路多是由多个供电所进行共管,并将关口计量装置安装在相应的供电所内,严格落实线损考核机制。
(3)不定期的对普查营业,有效消除营业间存在的漏洞。
(4)将抄表例日严格落实,以30天为一个周期,严格执行抄表周期安排,最大限度控制由于抄表时间所造成的线损波动等问题。
(5)在进行农村电工管理阶段,将跨村交叉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可以有效杜防"关系电"等问题的产生。
3.2控制技术线损措施
(1)将配电网的电源等级合理设定,有效控制变电级数。在输送功率既定的情形下,线损与电压平方往往成反比关系,即线损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而递减。故而,在条件运行的情形条件下,使用高一级供电电压方式较为可靠。同时可将0.4至6KV电网升级改造成10KV配电网,同时将原有的10KV电网改造升级成35KV配电网。
(2)配电变压器的合理使用。在农村区域,用电负荷往往呈现出峰谷差大、季节变化明显、空载周期长等特点。故而,科学调整变电压器的容量,能够稳步提升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等,这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控制降损的主要方式。一方面,选择裴勇低损耗的变压器。国内的农用变压器的容量较大,部分国家明文禁止使用的高损耗变压器也较为常见,倘若及时更换此类变压器,将大幅提高节能效果。另一方面,稳步提升变压器负载率。在农村区域内,配电变压器的现实负载率并非很高,铜损功率通常处于较低状态,但通过控制变压器容量,可将负载率显著提升,使其能够处于一种经济状态下平稳运转,以达到预期控制变损总量目的。
(3)旧线路的大力改造,调整供电半径,可以提高导线截面积。对于旧线路而言,由于半径过大,而相应的导线截面较小,存卡脖子线路的问题,现实的导线连接较多,以致造成线损较大。一方面,在旧线路进行改造时,所选用的供电线路半径应该符合实际情况,以有效控制供电距离与范围。对于10kV电压等级而言,应将其范围控制在在10到15公里以内。另一方面,将导线截面面积增大,可以降低其导线电阻,这将更利于降低线路降压和电能的消耗。但是提高导线截面面积将会使得总体投入变相增加,在采取该类方法措施时,要在设计初期将投入与降损之间进行有效平衡,而最为常用的评价手段主要是经济电流密度法来确定截面积。
(4)提高功率因数。改变配电网的功率因数cos准,能够充分利用好变电设备的容量功用,将发输电能效快速提升,同时起到较好控制电压波动与损失,并达到控制电能消耗的目的。通过提升设备自然功率因数,利用较为适宜的无功补偿方法,都能够有效提升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值。
(5)强化并网水电厂的无功电压督导。对于农村配电网而言,多数以小型水电厂形式存在,其中并网水电厂就以无功电源的形式存在,能够起到有效平衡、调整配电网无功电压的目的。平衡配电网及小水点无功,可以有效控制无功电能输送,继而有助于功率因数提升,以达到提高供电质效。
4结束语
对电能进行有效控制,节约电能能够直接增加经济效益,将电设备供电潜能充分释放出来,这也符合国内有关资源优化、能源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应当引起用电机构的充分重视。加强对农村区域的配电网的线损分析,提出有效解决对策,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孔良. 某农网10kV配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48):188.
[2]蒋定洁. 探讨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J]. 工程技术:引文版:00253-00253.
[3]刘彬. 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措施[J]. 技术与市场, 2020(11).
[4]朱晓伟. 论发电厂高压输电线路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 306(1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