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铁路机车检修过程中,机械设备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机车检修机械设备种类较为多样化,机械设备管理对于提升机车检修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车检修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了多个操作环节,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设备协调工作,使设备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机车检修,有序的机械设备管理还能提高机车运用的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安全,正是基于种种因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铁路大部分的维修单位在进行各种维修作业的时候,都会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但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的时候,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会致使一些潜在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机车检修设备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机械设备,如,机车转车盘、起重机、机车不落轮旋床、公铁两用车等这些大型重要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更大一些,如果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时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该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呢?首先就需要各单位及相关人员掌握机械设备的管理流程,对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在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确保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促使检修作业能够顺利地开展。
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体系还不完善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很多环节都有密切的联系,机械设备的应用贯穿整个作业过程,所以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对设备进行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作业中,对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分化性,也就是说,机械设备管理相互独立,使用部门管理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维修部门对设备的管理,采用层级管理的方式可以更好的管理设备。但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明确规划其中的界限关系,管理职责没有分化到位,这种职责分化不明确的关系会给维修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2.2相关人员缺乏对机械设备管理的正确认知
在机车检修作业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很多类型的机械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必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保障机车质量的效率性和安全性。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由于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很多的使用人员都缺少一定的应急应变能力,当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使用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机械设备故障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及时的将安全隐患给排除,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机械设备使用的时候,有部分机械设备操作技术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机械设备相关的操作规范和要求来操作,而这些因素都会致使机械设备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大大增加检修作业发生安全故障的概率。
2.3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不够全面
在机车检修过程中,机械设备基本处于一个长期运行的状态,设备运行负荷过大容易出现故障问题。所以我们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养,但基于机械设备组成特性,对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很多维修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没有一个专业严谨的态度,设备维修显得比较随意,更多的只是解决了设备表面的问题,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也许会取得暂时性的效果,但从长期运行状态来看,后面设备出现的小问题会更多,加快了设备的老化速度。还有就是很多单位没有重视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包括理论和技术培训等,很多工作人员对设备维修的理解更多的来自于个人经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优化策略
3.1建立管理机构
应该针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性管理队伍的组建,来保证设备投入后出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专业队伍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落实分工管理,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不同区域能够落实到管理责任到个人,保证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高度重视这一管理工作,从而以高度的思想认知投入到管理工作中,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在专业管理队伍的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确保其充分了解机械设备,从而及时、正确地分析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使设备得到有效的维修保养。
3.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在机车检修过程中,对设备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对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企业负责人,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做到全面监控管理,采用责任分化制的方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身上,让每个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操作好设备、维护好设备。以制度的方式约束人员,让他们能够规范化操作,减少设备出现失误的概率,全面管理设备,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设备分析工作,整理好数据资料,将技术档案归类。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不同岗位的人员负责的内容不同,我们需要明确的划分,让工作人员明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从制度层面入手,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管理人员实施业绩考核制,督促管理人员做好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3.3进一步优化机械设备管理模式
作为单位来讲,要对机械设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全面的认识,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与机械设备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机械设备的实际作勇发挥至最大,进而实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此外,单位还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投入经费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规划,对机械设备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特点和使用性能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做到机械设备的合理化分配,在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的基础上,确保生产 进度的按时完成。
结束语
维修、使用对于机械设备高质量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修是一项典型的综合技术,它的发展与创新更多地依赖于综合性,正确的使用更是确保设备质量良好地运用到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相关管理与维修人员应该重视对其进行的保养检修,以确保其在维修或生产过程中高效运转,促进维修质量的提升,为运输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英伟.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3):23-24.
[2]刘传明.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01):52.
[3]邱会忠,黄炽星.当前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1):216-217.
[4]王璇,高黎明,熊成君.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南方农机,2018,49(16):48.
[5]汪湃,万明,高阳.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