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电子设备在维修处理期间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后需要释放,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对电子设备造成较大影响,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情况,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还会埋下安全隐患。静电放电过程中的电压比较高,会产生瞬时大电流,在飞机维修期间若不注重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则会对飞机后续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严重时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是飞机维修过程中需要加强重视的内容。
1.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来源
静电的形成有多种来源,包括接触起电、摩擦起电、热电和喷射起电等等,正常情况下物体电荷处于平衡的中性状态,当两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互相摩擦或碰撞的时候,电荷会发生转移,平衡的中性状态被打破,就产生了静电。通过飞机电子设备的维修实践可以发现,飞机上静电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1维修操作摩擦起电
维修工作者在进行飞机为维修时,衣物与电子设备摩擦、维修工具与肢体摩擦、零部件拆卸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等都容易产生静电。
1.2 检测设备接触导电
飞机维修工作中应用的工具设备比较多,检测设备就是其中一种,这类设备在实际应用时会形成静电,而且在与带电设备接触时还会出现传导静电的情况,这就容易对机载设备产生影响。
1.3 电子设备积聚静电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与空气产生摩擦,在落后也会与地面产生摩擦,容易产生静电,若没有将静电及时释放,会出现静电积聚的情况,也会传递给电子设备。
2.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危害
飞机维修时产生的静电种类比较多,而且每种静电的放电形式也有所不同,这给相关数据收集和危害评估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且静电放电后导致电子设备损坏的现象比较少,一般只是会对电子元件功能性能产生影响,无法实现长期使用,埋下一定安全隐患。静电放电后对飞机电子设备产生的影响具有隐蔽性特点,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对飞机内部各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对飞机导航系统的影响
导航系统是为飞机提供正确飞行方向信息的重要系统,静电放电会形成电磁场,而电磁场对导航设备中的半导体器件的影响比较大,会产生较大干扰,严重情况损坏导航设备中的电子芯片,使飞机航线发生偏差,不利于飞行员对航向的判断。
2.2对飞机雷达系统的影响
飞机雷达系统主要进行探测,在飞机飞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实时了解一定范围内的具体情况并实现目标信息的快速获取,将多种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整合在一起,属于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集成设备。静电的产生对这一系统的危害性比较多,容易对系统内部造成损伤且不易被发现,若长期累积则会造成雷达探测失灵。
2.3对飞机通信系统的影响
通信系统主要是飞行员与地面人员沟通联络的系统,静电释放过程中产生的瞬时电流比较大,会造成该系统中的电路损坏,而且形成的电磁场也会对通信设备产生干扰,影响信号的传递与接收,引发的故障问题较为多样。
2.4对飞机武器系统的影响
维修环境在相对温度较高、湿度较低的情况下,人体所带静电电压可高达 25kV,当维修人员带有较高的静电电压触摸机载武器壳体时,一方面容易引起武器系统电起爆装置点火,造成武器意外发射,另一方面,如果武器壳体没有很好的静电电荷泄放通路,就可能危及武器的内部电路,造成武器部分功能丧失,导致武器发射失败或打击目标偏离等严重后果。
2.5对飞机地面安全的影响
空气中若是发生静电放电反应可以使空气电离,并伴随着发光、发热效应,在飞机维修维护过程中,经常会对氧气、燃油、弹药等易燃易爆品进行填充,还有可能要用到汽油、乙醇等清洗剂对飞机外表和发动机进行清洗,静电放电反应区局部温度过高就会将这些易燃易爆品点燃,危及国家财产安全和维修人员生命安全。
3.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飞机维修中静电的产生无法进行预测,其具有随机性和潜在性特点,如果缺乏对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很容易造成较大危害,影响飞机整体的安全性。要想对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降低静电的影响,则需要加强防护管理,在维修阶段进行规范操作。
3.1建立静电防护操作规范
要想促进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工作的充分落实,还需要结合飞机维修工作特点和电子设备特性建立专门的静电防护操作规范,保证维修期间每个阶段防静电工作的有序进行。维修工具应进行正确选用和放置,对于维修场地也要提前做好布置与处理工作,相关工作者则需要学习相关防护知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对于维修中静电放电问题发生后的处理方法也要进行明确,确保材料使用要求、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完善性,形成科学的防护体系,为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3.2规范维修操作方法
维修工作者在开展维修工作时一定要能够约束和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对于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进行控制,减少摩擦,维修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配备齐全的防静电设备,最大限度的控制静电产生。进行零件更换时应严格按照静电防护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对静电放电敏感器件进行屏蔽或者隔离。
3.3重视利用静电防护标识
为了及时提醒维修人员注意静电防护,机载设备上的静电敏感器件要标有相关的标识,通常情况下,会根据设备的形状、尺寸和大小设计该标识并贴在显著位置,维修人员对贴有防静电放电标识的故障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时,应妥善的采取防静电措施,确保对器件良好的静电防护,避免发生电子设备静电故障问题。
3.4保证电子设备接地可靠
为了降低飞机维修中电子设备的静电故障问题发生概率,维修人员可采取将设备和人体可靠接地方式防止静电放电,直接、有效的避免静电故障,维修人员始终处于与大地等电位,电子敏感器件采用搭铁线与机体时刻连接,飞机接地线尽量选用坚固耐磨且易导电材料,这样不易受震动和多次修理拆装等影响而产生断裂,从而保证良好、可靠的接地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静电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
3.5设置静电安全工作区域
维修人员要了解每种电子设备的特性,对于一些特殊设备,一定要设置静电安全工作区域,在该区域进行设备的维修与处理,防止静电问题的产生。要铺设专门的防静电地板,使用的各项工具设备要提前做好检查和接地处理工作,设备中的敏感器件必须要规范储存与管理,还需要使用导电防尘罩对设备插头进行防护,而后再接触相关设备。维修工作者在进入该区域之前也要进行静电检测,从多方面入手做好静电防护工作。
结语:飞机电子设备静电防护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其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要对静电产生和放电现象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才能提高飞行维修质量,保障飞机安全飞行。飞机维修工作者一定要对静电产生的原因以及静电的危害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知,学习相关防护知识和技巧,将其与飞机维修工作内容相结合,保证整个维修过程中的科学规范,同时也要将防静电措施落到实处,以此实现对静电产生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杨乐.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中静电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20(6):1.
[2]袁丹.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的静电防护措施研究[J].商讯:公司金融,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