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的增加,国内电厂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保证电厂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加强对相关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从而提高生产生活用电的稳定性。
一、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
(一)导线温度过高
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导线温度过高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电厂使用的电气设备型号不合理,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力负荷容量超出了规定性范围,若没有对该电气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就会导致设备出现磨损和老化,久而久之电气设备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为电厂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导线规格不合理,若导线直径较小,当通过的电流值较大时就会加重导线的电流负荷,若处于高峰用电时期,导线就会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电厂设备装置质量不过关
电气设备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由于某些厂家的制造技术的限制,导致生产的电气设备质量不过关,在除湿性能以及封闭性能方面比较差,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就容易出现问题,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其次,电厂变压器的配置也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若变压器配置不合理,就会导致电气设备出现冷空设置、发热以及漏油等问题,从而增加了设备故障的安全隐患。此外,有电厂没有对电器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检修,加上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较长,就会导致设备出现磨损老化的问题,降低电气设备的质量,影响其运行状态,因而容易出现故障。
(三)绝缘层短路
绝缘层短路也是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由于线路绝缘层使用的时间过长,本身就容易出现老化磨损的现象,加上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加重绝缘层的老化,此外,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对绝缘层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换,因而就容易导致绝缘层出现短路等故障。在对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若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电气设备外部裸线的连接问题,就会导致导线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不能正常工作,从而造成短路。
(四)火花和电弧问题
当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过长,就会出现导线绝缘层破坏或者导线断裂等现象,因而容易出现电线短路以及火花电弧问题。若导线的接口较松,电阻就会增大,同时电路负荷就会增加,尤其是混线问题的产生,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想有效解决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问题,就需要针对性制定防护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和维护,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二、电气设备维护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制度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检修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在进行电气设备管理检修的实际工作中要依据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使用年限等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详细的解决维修方案,从而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其次,在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之前,相关领导部门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改变传统的检修模式,在电气设备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相关检修方案和检修技能进行研究,保证检修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从而保证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有效性。
(二)对电气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和检修
由于电厂设备数量较多,尤其在大型电力企业中,对电气设备维修的工作量较大,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和维修,实行责任分配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要想降低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和维护,提前防患于未然,做好准备工作,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分级管理主要是依据电气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复杂性、位置不同、以及故障发生频率等因素进行等级的划分,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策略。此外,要对电气设备评估管理进行分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并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安全性能以及检修频率和系数,尽可能提高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气故障。
(三)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厂维修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认真工作,提高其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其次,在进行工作人员的招聘选拔时,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工作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最后,作为电力企业的维修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积累维修经验,提高自身的维修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事故防范意识,对电气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选择合适的检修方式
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故障主要包括线路和设备故障,其中,线路故障主要有线路短路、绝缘层破损、以及导线松动等,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检修时要对设备以及线路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对其之间的接触点进行故障检查和排除,当接触点状态良好时,需要采用测试仪对输电线故障进行排查。针对二次回路以及互感器等变电室故障,如出现内部冒烟或放电现象,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向上汇报并切断电源,防止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
(五)对电气设备检修方案进行优化
现阶段,要想保证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检修并对检修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其主要检修环节有:首先,对发电厂的设备整体运行状况等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应用的检修技术是否完善、发生故障问题的主要位置、需要的检修时间是否能够满足设备使用的要求、是否需要对设备进行处理检修、是够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其次,在检修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可靠运行进行评估,防止由于检修而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检修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制定检修方案时,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管理,同时要保证检修设备和检修技术人员的完备性,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实际检修中需要对技术问题进行考量,针对书籍情况调整解决和处理方案,不断对检修流程进行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检修工作,对检修方案和检修技术进行完善,加强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麻慧凤.三相异步电动机及主要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技巧与排除方法[J].锅炉制造,2011(2):62-64.
[2]刘宏伟.现代电气设备维修的现状和发展[J].硅谷,2013,6(8):134+131.
[3]唐永胜.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