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计算机网络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课程,受到了社会各界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1 人工智能的相关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可以自动模仿一些人的日常思维。它与计算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某些任务。人工智能是在1956年提出,用于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新技术科学,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人工智能应用通过操作人员对人工智能设备发出操作,让设备模拟人类开展工作。在计算机编译过程中,可以输入相应的代码程序,来模拟人类思维,完成复杂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当前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所包含的学科内容较多,比如有肢体语言、肢体心理学等,在应用过程中能对人体图像以及其他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人类思维方式的智能转化。当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能够开展智能化的管理操作计算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各种感官以及思考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融入人工智能,能够实现网络数据的进一步优化,实现数据价值的回归,展示最终的计算成果,切实帮助用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 计算机网络教育存在的不足
第一,网络教育的普及工作并不到位,具有地域上的不平衡性。计算机网络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相关部门需要在区域上建立起网络基础设施,并且网速以及网络质量也是决定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在山区或者相对偏远的地区,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未全面展开,甚至是没有网络建设,通电设施缺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教学开展得比较缓慢,并且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着计算机知识普及不到位的问题,网络教学理念不够明确,因而网络教育的开展局限性相对较大,这些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待加强。第二,网络教学的开展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形式缺乏创新。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思想负担,也束缚了任课老师进行教学创新的新思路,部分院校的老师仍然采用最基础的口语讲解的授课模式,教师普遍以教材和黑板作为最常用的教学工具,他们网络教学的意识相对薄弱,许多资历更高的老师对多媒体等科技产品使用并不熟练,因此在开展网络教学时,往往只是借用网络将教案传递给学生罢了,形式单一,至于课上以及课下的网络互动并不频繁,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得不到有效沟通。
3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3.1 整合教学内容
第一,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更新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教材内容,还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课堂体验。同时,教师应将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时代发展前沿,有效规避那些即将淘汰的技术,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为学生以后就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借助网络环境构建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网络环境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学生所学知识主要围绕网络安全展开,因此要想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必须要充分考虑网络环境。与其他课程不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中包含的很多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不大,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分散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内容时,很难将知识系统整合,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置网络安全框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填充到框架内,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归纳和巩固,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3.2 智能教学专家系统
智能教学专家系统的研发是为了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形成一种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普遍适应的教学模式。智能教学专家系统基于模仿教师的教学思维,借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工具,最终形成与传统教学方法类似的在线和网络教学环境。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目的,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这种智能化的专家系统更好地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听课体验,尽量选择学生所适应的教学方式,能够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来安排教学,不仅智能化,而且人性化。智能教学专家系统是与用户交流较多的系统之一,该系统主要应用于辅助教学之中,且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为更好地发挥好辅助教学的作用,该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学习课件前会提出一些问题,提问会帮助学生导入新课,而课后练习有助于课后强化和巩固新的知识点,此外,该系统会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并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来制定课程,学生的个人理解水平和个人需求是制定课程的重要参考,在分析完学生的学习现状之后,系统会将授课的内容以及课堂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使教学目标更加契合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加强互动,正确引导
对于更多的理论内容,教师不应以解释和陈述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以设置问题和指导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设置来实施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当然,我们也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倾听,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最好把生活中常见的典型事例融入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使学生通过问答环节实现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答案时,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回答。正确的做法是多一些耐心和提示,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获得最终答案。这一互动过程的必要性在于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也是在传授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这种方法学生一旦领会,就能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任课教师也需要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结束语
如今计算机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信息传播范围广、教学效率高等优势在网络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凝.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探究[J].数码世界,2020( 2) : 2.
[2] 吴佳豪,张娴静.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人工智能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03):77-80.
[3] 韦大欢,冯刚.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改分析[J]. 才智,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