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交通事故进行鉴定时,主要鉴定的对象有车、人和载重物,通过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作为交通事故的鉴定依据。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相关检验人员会对三者在现场留下的痕迹进行检验、分析和鉴定,利用这些痕迹来还原当时的发生现场,增加鉴定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由于交通事故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破坏性,因此为了提供给交通事故有效的鉴定依据,就必须要追踪交通事故留下来的痕迹。
1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对事故中留下的痕迹进行分析,可以对事故中责任人和事故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加以确定,最后对及事故的类别进行确定。一般在交通事故中都会发现以下共同特点,例如车辆轮胎爆破、无法明确驾驶者身份或者是车辆和人出现运动迹象等情况,为了对出现事故时的现场情况加以确定,检验人员会对车辆、人和路况遗留痕迹进行详细对比,通过这些细微的痕迹就可以将现场发生情况进行还原,交通事故中的种种疑点也就都得到了解决。最终对事故的具体性质进行判定;在交通事故中有一种情况为事故责任者是统一责任体,对这种情况进行确定,则可以利用承受方痕迹和事故责任方的车辆、人,或者是通过对路面油漆、橡胶还有一些类似塑料的碎屑进行对比的方法进行和确定;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定会产生剐蹭或者是碰撞而留下的痕迹,由车体自身留下的痕迹可以判断出被撞车辆中客体的外在形象。车体遗留痕迹有很多种分类,具体来说可以分成立体痕迹、表面痕迹以及整体分离的痕迹;不同的痕迹其特征也是大不相同的,可以将其分成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以及更多的特征。
2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中的具体应用
2.1轮胎花纹痕迹的检验鉴定
2.1.1正常滚动时留下的车轮痕迹
横向花纹轮胎印痕:车轮在纯滚动过程中会留下与旋转方向呈横向或斜向排列的轮胎印痕。交通事故现场常见的有:一字型和烟斗型花纹印痕、工字型和人字型花纹印痕、牙齿型和山型花纹印痕等。上述轮胎痕迹一般出现于货车、部分大客车、等大型车中。纵横混合式轮胎印痕:印痕中央部分是纵向花纹,左右边缘部分是横向花纹。常见的有菱形、梅花型及混合花纹印痕等。这些车轮痕迹一般出现在下列车辆中:大型客车、大型货车、雪地用车、建筑工程车等。纵向花纹轮胎印痕:主要有波浪型、直线型,一旦出现在现场,一般可以确定车辆为:轿车等两用车,货车、两吨以下的客车等小型车辆。
2.1.2车轮在制动或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突变痕迹
一般情况下车辆之间发生碰撞或者是车辆本身出现了急加速、急制动状态,这时候会对车胎行驶方向产生影响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例如制动力、车速、装载重量以及轮胎质量都可以影响到轮胎的行驶方向,使得行进方向高于原来的行进方向车胎痕迹的特点为斜线滑动。
2.1.3车轮在滑移过程中留下的制动拖痕
当车辆处于制动状态时,如果该痕迹是沿着车辆行驶方向经过滑移而留下的,那么该痕迹的特点应当是颜色较深且不够清晰,轮胎的花纹不清晰。以一个交通事故为例,汽车在撞死一人后逃逸,这时对交通现场死者附近的轮胎特征进行检查可以发现,现场留下的是菱形轮胎花纹,该形状的花纹在死者身上也是存在的,勘察人员度现场的轮胎花纹进行采集后做出该花纹样本经过详细的比对后发现,肇事车辆是解放牌火大型货车,以此作为追查目标最终该交通案成功破获。
2.2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鉴定
整体分离痕迹是交通事故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也是不易被破坏和改变的物证之一。它是车辆相互接触碰撞时,双方车辆某部发生断裂、分离的痕迹,如:车辆的保险杠、倒视镜、玻璃、油漆及突出部位的塑料等易碎零部件的损坏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同质断裂痕迹,断裂面相互对应,有的可能凹凸不平或带有毛刺,有的或成其它形态;二是异质脱离痕迹,相邻两种同种材质或不同材质的两部件在接触面上总会留下接触痕迹和附着物,因此在脱离后,脱离部位上的痕迹也是相对应的。例如:在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人员通过在现场提取的3块透明无色塑料碎片,确认为是一辆小车上的前大灯碎片。根据这一线索办案民警在一家修理厂发现了嫌疑车辆。技术人员对嫌疑车辆换下的右前大灯利用“整体分离”技术进行鉴定,经过认真细致的比对发现,所有线索形态和结构所构成的整体对应关系,构成同一整体。在强大的证据面前,肇事司机对驾车撞人逃逸一事供认不讳。
2.3碰撞擦划痕迹的检验鉴定
一般会形成车辆碰撞擦划痕迹,其主要原因都是受到造痕体、承痕体以及作用力三个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三个要素以及痕迹自身的特点可以确定车辆具体的碰撞位置、碰撞力的大小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此作为依据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剖析出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另外结合痕迹的现状和位置最终判定出具体是那个肇事车辆造成了本次交通事故。这里以一个类似的交通事故为例,路边停着的车辆进行开门对行驶过程中的自行车造成了碰撞,但是在这个案件中司机不承认,导致这个交通事故的责任无法认定,对于该案件的破获就应用到了痕迹鉴定法,对汽车左前门和自动车做了痕迹检验,经检验后发现汽车左前门外面的擦蹭痕迹和自动车右侧链条盒的凹陷形碰撞擦痕是完全吻合的,根据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汽车和自行车之间却是发生过碰撞。
2.4微量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之间或车辆与被撞物体之间往往会发生接触,车辆的零部件或表层物质、装载的货物会随之发生脱落和转移,车辆、车人、车物之间可能会粘附上油脂、血液、油漆、纤维、毛发等微量物质。例如:一货车在撞到一行人后逃逸,当事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后经调查找到了逃逸车辆,但司机否认其有肇事行为。经过痕迹鉴定人员的仔细勘查,对可能留有血迹的地方认真搜索,终于在车厢尾部底盘发现了两滴黄豆粒大小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DNA一致。在铁证面前,肇事司机终于承认了肇事逃逸的事实。
3结语
综上所述,痕迹检验技术被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交通事故的检验工作中,对交通事故案件的破获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求相关研究人员有必要对各种痕迹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使得痕迹检验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的被应用在交通事故当中。
参考文献
[1]尹梓安,高佳旭.浅谈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20,000(003):P.150-150.
[2]胡敏辉.浅谈痕迹检验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J].时代汽车,2019,000(017):20-21.
[3]阎军.车体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20(1):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