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虽然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但交通事故频发,正因如此如何确保交通安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经统计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事故鉴定需求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因事故本身过于复杂,所以增加了事故鉴定难度,为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对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全方面分析,确保检定工作科学合理,做到公正规范,这对我国交通事故处理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基于物证痕迹的车速鉴定
1.1物证痕迹的多样性
痕迹是事物运动的体现,而痕迹的生成离不开三要素,分别是汽车、乘坐者以及作用力等。交通事故痕迹主要是指碰撞痕迹、附着物、车辆脱落物等,以此作为基础开展交通事故鉴定工作,而车速鉴定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2应用及特点
物证痕迹鉴定时较为传统的方法,涉及多个领域学术,如工程、医学等。该技术应用时间较早,故经过长期实践愈发成熟,实用效果显著,取得了多种成果,得到的计算方法比较全面,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同时为提高鉴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深入探析理论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公式用于工作中。尽管应用计算方法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依旧存在某些问题:若仅以物证痕迹作为参考难以确定事故发生情况;公式的会应用具有局限性,缺乏适用特征;若想运用公式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参数确定,否则计算结果将会存在差异。当前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标准更新难以及时反映,公式具有较强的专业特征,无法全方面体现。
2基于视频录像的车速鉴定
2.1视频格式的多样性
如今信息技术应用愈发广泛,视频格式不一。用于鉴定交通事故车速的视频通常以电子方式记录并保存,随后选用适应的软件在电脑中播放。鉴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视频,如mp4、avi等,正因如此需使用不同的视频读取软件。但因车速鉴定结果对时间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软件必须能够按帧提取画面,继而满足鉴定需求,而想要根据视频确定车速,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不同类型的文件,熟练操作各类软件。
2.2原则与步骤
通常情况下在通过视频确定车速,会将所选路段认定为匀速行驶,掌握其中特征,如车辆自身轴距、窗框等,或者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如道路标志等,但是一定要考虑拍摄角度造成的影响。特征得到确定之后即可获得起点和终点的画面,鉴定期间一定要注意车辆当前运动情况,是否是匀速行驶:一方面鉴定人员可通过不同时段车辆行驶状况计算。判断车速变化。而另一方面要注意所选路段,以保证结果准确性。以下是视频鉴定车速步骤的详细内容:对材料基本信息进行分析,例如类型,大小等,确保材料可用;使用相应软件提取视频,控制帧率,以便确定时间;探析事故过程,发现其中特点;确定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帧数,从而计算时间;根据公式计算汽车行驶速度。
2.3应用及特点
伴随交通事故频发,利用视频鉴定车速的技术手段应用愈发频繁,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事故形态明确,可帮助鉴定者了解事故发生时实际情况,如车辆基本信息等;简单操作原理简单,结果准确,应用价值较高;还可以得到一些辅助或细节信息,例如:通过车辆尾部制动灯亮获得制动的时间和位置信息,结合路口信号灯信息判断车辆通行信息等。另一方面,在运用视频检材进行车速鉴定时,有一些技术问题也需加以注意:必须保证视频检材的可用性,如视频文件的原始性问题和帧率稳定性问题等。对于各种视频检材,既需要注意视频拍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还需要注意拍摄的角度及变形问题,在计算中需考虑换算等问题,以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3基于电子数据的车速鉴定
3.1电子数据的来源
汽车行驶记录仪,能够将车辆行驶的速度、时间、历程及其它相关车辆行驶信息记录和存储,并且通过接口将数据输出的一种电子记录装置,经过分析处理后,便能生成所需要的行车曲线表、事故疑点数据曲线表。GPS是通过卫星不间断发送参数和时间信息,通过GPS接收机接收信息,从而得出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和时间等信息。GPS技术既可应用于汽车行驶记录仪,又可以用于构建GPS监控系统,是目前一种可以获取车速等信息的常用技术。非基于GPS技术的行驶记录仪则是由微处理器将车辆传感器输人的脉冲信号经处理后转换为速度等数据输出到对应设备或经显示屏显示。而汽车故障诊断模块则是依赖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各ECU的故障信息,然后对获取的故障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最后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用户的一种系统叫。从汽车故障诊断模块中亦可以获取车速数据等信息。
3.2电子数据的获取
直接的GPS数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数据,即从串口获取信息和从网口获取信息。前者首先要保证设备安装了GPS天线,并且能正确显示GPS地理信息,若电脑使用USB转串口,则要保证驱动程序的正确安装。然后启动设备,进入设置WEBMAX,在GPS选项中勾选NAME。设置完成后重启设备并打开LAGGER日志文件,会显示NAME设置成功。然后关闭LOGGER程序,打开串口助手软件,就可以从串口助手中读取相应的GPS数据了。而后者只需要设置电脑IP地址,然后打开软件,点击启动服务器每隔一定时间便可以打印一次GPS数据。不管是基于GPS技术的还是非基于GPS技术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其数据会自动存储到一个数据卡中,一般都配有两个数据通讯接口即.RS232和USB,其参数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进行设置,记录的行车数据也可以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或U盘直接传输"。读取的电子数据可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如有视频数据也可同样获取。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现如今在对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进行鉴定时主要以视频、物证痕迹、电子数据作为出发点,由于证据不同,故方法的应用和流程有所不同,为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鉴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得出真实可信的结论,此外现行标准并不完善,为此要及时对其补充,将新型成果引入其中,以便为车速鉴定提供帮助,合理运用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要进入落实与车速鉴定有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磊,飞海静,刘义超,等.基于视频图像的道路交通事故车速特殊分析方法的拓展研究与应用[J].道路交通科学技术,2019,000(005):P.31-37.
[2]张爰红,任皓,宋群.EDR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应用研究[J].道路交通科学技术,2019,000(001):P.27-30.
[3]张爱红,陈涛,黄钢,等.车速鉴定中轮胎-路面附着系数估算方法研究[J].道路交通科学技术,2020(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