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初中历史的学科教学来说,其重点强调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并通过历史空间观促进学生能够在时空因素的影响下准确地完成对历史内容的仔细观察。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利于学生在日后上的历史学习或理解,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并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点、人物、时间及空间等内容,使得学生初步形成历史空间观,以此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基于新课程的背景,有关历史学科的教学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法。其中,教学重点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与内容,而是需要学生形成独立的历史思考与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空间观,并能够更好地感受历史知识内容。【1】
例如,在“三国鼎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挖掘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展开,以此通过层层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比如,教师可以构建以下的教学内容:1、通过魏蜀吴三国前后期的实际局势分布图来巩固先前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当时真实的地图,并以此进行详解的分析与教学。2、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魏、蜀、吴三国的立型形势图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自行利用一定的学习时间来提前了解此过程中魏蜀吴三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及相应的空间范围。3、利用教材中的相关资料为学生仔细讲解相关的重要战役,像西川统一战、濮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等等。这样,在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还利于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形成。
二、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创新,才能够实现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够及时地改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以创新的理念进行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坚定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积极地为学生进行学习指导。【2】
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结合本课时的内容,进而对于发起“太平天国革命”的主要领袖洪秀全进行一定的讨论。因此,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学生较为热衷于讨论具有舆论性的人物,进而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开展课堂的讨论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创设讨论问题“如何评价洪秀全”对此,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内容或者相关的资料查询,从各方面评价洪秀全,如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四书五经”;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主权原则上,他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这样,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与交流,以此促进相互间的认识过程,并利于实现自身历史空间观的形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来说,由于历史的知识内容并不能很好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要想把历史教学变得具有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活跃自己的学习思维,教师需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促使自己能够对更多的历史内容进行了解,以此形成良好的历史空间观。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天的课堂内容进行趣味活动的组织与展开,以此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认识理解。比如,教师可以摘取本节内容中的“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并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模仿的活动。这样,在教师具体的要求下,学生结合实际的历史故事内容,并抓住相关的行为重点进行相应的表扬。当然,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就可以继续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像“大家知道荆轲为什么要刺杀秦王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教师就可以结合后续内容进行本节课堂的正式教学,让学生明白“图穷匕见”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秦王嬴政在进行并吞六国的统一战争中,先灭掉了韩国和赵国,接着直捣燕国,导致燕太子丹开始筹划这次刺杀计划。
总之,对于现代的历史教学来说,主要的教学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以此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具体的内容要素。同时,基于我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考题开始注重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于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以此实现学生历史知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司焕英.谈“互联网+”视域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17):215-217.
【2】吴英祥.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22(17):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