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标导向教学是指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以达成课程目标。目标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设计,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明确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一个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在明确了每一个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对电功率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制定出详细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自己在本阶段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内容、哪些能力等。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目标导向教学法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在明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具体设计中,教师需要明确物理概念、公式以及基本规律等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实际的物理问题,合理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机械能”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明确机械能、动能等概念。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机械能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掌握动能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以及基本规律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很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目标导向教学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
例如,在“质点”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情境。例如:“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地球上有什么物体不会受到地球的引力?”“你可以在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形状的平面图形,你可以将这个平面图形画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将一个小球放在地板上,小球会落到哪个地方?”“你能说出其中一个答案吗?”“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地板上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四、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实验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在开展实验探究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从中收获到一定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磁感应强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验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磁感线分布规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磁感线分布规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了解磁感应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并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来了解磁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相关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学习,并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注重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在目标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主体。因此,在目标导向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设计。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比如在讲解“重力势能”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重力势能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画出重力势能示意图。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及能量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互动,比如提问、讨论、演示实验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能量转化。
六、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合作意识
在目标导向教学法中,小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开展,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开展力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小组形式进行分工,让每个小组都能够提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在开展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借鉴对方的方法和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水平,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能够对高中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采用目标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这样就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对高中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华生,罗建伟,李军.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目标导向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2018 (07).
[2]张希敏,何晓军.目标导向教学的课堂模式及其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 (01).
[3]程国栋,于春.高中物理教学中目标导向教学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67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