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身处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是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在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智慧教学平台对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影响,如何合理高效地运用智慧教育教学平台是实现和促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
1.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现状
智慧教育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是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中职业院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情况下应运而生。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应用到智慧教育教学平台,而智慧教学平台在职业院校教学的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在相关政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高校纷纷建设数字化校园,积极发展教学、科研、管理等场景的智慧化应用[1]。智慧教学平台帮助高职院校实现了多项教学质量的集中整合,有效地促进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升级;而职业院校在智慧教育视域下也逐渐产生了自身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整体教学管理体系的更新。但职业院校在应用智慧教学平台辅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数字化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职工数字化转型不足、平台应用服务能力不足以及数据缺乏标准化和共性等问题也严重限制着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智慧教学平台的高效应用。另外,在智慧教育的视域下,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其整体管理显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整体管理模式也有待更新升级并伴随着一定的职责混乱现象,这可能导致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级别,也严重影响着行政管理自身的效益,带来更大的风险挑战[2]。因此,如何扩展职业院校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的领域对于职业院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尤为重要。
2. 如何扩展职业院校智慧教学平台应用的领域
2.1 新兴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结合
在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与发展,也给这也院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职业院校逐渐建立示范性虚拟仿真基地,通过利用现实技术与仿真模拟技术,来构建各种多样的教学条件与场景,极大地丰富了职业院校教育的方法。《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中曾经提出:要优化智慧教育资源投入,接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师生数字化应用能力,提高平台用户活跃度;建立数字化治理体系,健全数字化管理机制;提升数字化教育水平,完善数字技能培训体系。例如,职业院校可以利用新兴技术推进治理全域数字变革,建成具有“统一门户、身份、消息、数据”和融合“办事大厅、应用中心、消息中心、日程中心”为一体的PC端和移动端应用程序,通过运用系统观念和数字化手段,对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综合办公、后勤保障等高校治理内容进行系统重塑,优化业务流程,定制应用场景,实现“所有工作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另外,通过采用图表、看板等展现工具,完成综合态势等多个主题的数据分析、展示和预警,建立教师、学生、专业画像,实现全局“一屏掌控”,打造数据分析决策“驾驶舱”;而安装高清摄像头可实现校园全覆盖,在重点区域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建成集如基础监控、门禁管理、告警中心、车辆违停、宿舍考勤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安防平台,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如今,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已将人类社会带入数字化时代,并促使教育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新兴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对智慧教学平台应用领域的扩展,从而促进职业院校的数字化转型。
2.2 多学科知识对数字教育资源库的覆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资源库建设体系,上线并投入使用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在数字资源数量与覆盖面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的情况,优质数字资源建设较为薄弱、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等亟待通过丰富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内容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普惠等方式途径来予以解决优化。职业院校可以持续开发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在线知识课程、数字化教材、数字化场馆等数字资源,同时加强校企共同开发优质数字化课程与教材,并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平台为依托,健全政行校企多方协同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高效整合校内外、企业与社会教育资源,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中积极融入数字媒体,形成灵活多样的学习场所与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搭建与完善校园数字资源实时监测数据平台,掌握学习者资源需求的动态轨迹,智能推送多样化教育资源,精准匹配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库覆盖多学科知识。
2.3 创新智慧教学管理的方法及理念
教学管理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职业院校依托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系统,完善自身教育数据开放智慧服务平台与制度体系,实现多级教育数据、资源、业务在多元主体之间的有序流动与互通共享,助力区校、校企、校校相互之间的业务协同与双向互联,并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时采集与全过程追踪源头行业需求数据,中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据、运行过程管理数据与后期行业反馈数据等,对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进行高效、动态化变革。另外,职业院校可以引入新技术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手段,促进平台的扩展和服务的优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用户的服务水平,来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加快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4 提高数字化教育模式顶层设计的高度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与关键环节,但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着的“二难三高”这一教学痛点对与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有极大的阻碍。从平台规划、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及数据的规范安全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资源共享桥梁,构建智慧教育管理平台。需要构建兼容并蓄的融合大数据平台,实现多元数据的集成、数据治理、数据服务及数据应用,为智慧教育管理上层应用提供服务支撑。提高数字化教育顶层设计的高度也可实现产教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充分利用各类数字技术,推进产教融合的每一个环节均实现数字化,这将会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彻底变革,从而提高产教融合的现代化程度。
3. 结语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利用智慧化的技术改造业务流程,重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等业务的供需新生态。智慧化是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理念,而职业院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是数据价值化。本研究在总结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对智慧教育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如何通过具体的途径利用新兴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库对多学科知识的覆盖、创新智慧教学管理的方法及理念、提高数字化教育模式顶层设计的高度,来优化扩展职业院校教育智慧教学平台的领域。(注:项目编号:JGZZ20220019;项目名称: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娜.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12):228-231.
[2] 陈洁.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路径优化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