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的素质教育已日趋完善,然而,在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深远,许多老师依然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之中,以成绩来评判学生,要改变当前高中历史教育的状况,必须在课堂上充分应用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历史事件、人物的活动,从而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成长。本文着重阐述了高中历史情境的含义、原则及策略。
一、 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进行形象的塑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创造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迅速地融入到情境中。在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可以对抽象的知识与理论进行具象化思考,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新型教育方式,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特征,运用情境教学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在高中历史课上,老师为学生创造的历史环境必须保证其真实性,让历史人物和事件能够真实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切的震撼,也就能让他们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地提升了高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实用性原则
在高中的传统历史课上,学生常常感到自己与历史相隔甚远,多数时候只能被动地接收历史知识,难以真正理解“学有所用”的意义,从而影响到后面的历史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更应该坚持实用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以,在高中的历史课上,创造出与高中历史相适应的教育情境,既能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三)多元化原则
情境教学的形式较为丰富,在当今的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要坚持“多元”的原则。重复出现的情境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下降,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事件,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此期间,老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趣味点,以此进行切入式教学,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多元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反映出每个历史事件,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化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不可能一味依靠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创造教学情境,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重心发生偏差,很多学生最终就只关注视频和图片好不好看,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探索,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始终保持专注,老师也可以利用问题来给他们创造一个教学环境,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按照历史教学要求,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安排学生针对教材进行分析探究。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对于秦朝灭亡的结果有着怎样作用?”学生通过对所掌握的历史资料进行剖析,激发其思考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二)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
历史课所涉及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单靠老师的叙述很难让学生记住。因此,在历史课上,我们可以充分地使用一些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比如图片或者实物模型,使学生能直观的去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根据章节的具体情况,对有关的历史片进行展示,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讲解相关内容,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和语言内容,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知识。
例如,当在学习战争的时候,老师展示一张地图,以地图为空间概念,让讲解的内容变得条理化,使学生能更快地记住知识点。在了解重大历史和重大历史人物时,可以将历史人物的图片展示出来,通过人物图片展示进行内容讲解,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在学习一些古代著名工程时,例如兵马俑和都江堰等,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有关的照片或者模型,展示真实工程的图片和模型再现历史,使学生对这些著名工程有更直观的了解,并能很好的记住这些东西。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生动地呈现出真实的历史场景,从而更易于让同学们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有更好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加深对历史的兴趣和认识。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他们置身于过去的历史事件之中,从而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到历史。
(三)运用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现实生活和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说,越是与人关系密切的事情,就越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而,现实生活的事例必定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故在历史课的教学环境中,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运用到教学中去,将其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时,老师可以用“网上购物”的实例,创设“人们用网络购物”的情景,用这个生动的情景呈现“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等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改革开放的优势”。此外,在“交通与社会变化”的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地铁”、“高铁”等实例,创设“人们乘坐地铁、高铁快速到达目的地”的情景,并通过归纳出现代交通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加强学生对现代交通方式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和观察生活的意识。
(四)利用实物情境,开展研学旅行
实物情境是指老师运用真实的物品创造出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更加真实的心理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历史文物得以保存,并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建设不同主题的历史博物馆。此外,历史事件中的许多地区经过保护与修缮,现在还保留了原来的面貌。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创造实物情境,安排同学们去历史博物馆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现场观摩。在学生参观的过程中,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一些历史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记住这些内容。
例如,老师们可以把本地的历史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的场地,引导同学们去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使用过的工具、走过的路线”等内容,透过实物来感染学生,实现情感渗透。此外,老师还可以选择“地道战的发生地”作为研学旅行的场地,并安排学生到现场观摩,借此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师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强化学生实地探究的学习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是一种以人的发展过程为中心的学科,它的教育方式与其它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课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创造新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使历史教育得到最佳的发展,进而达到“以情育人”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文龙.试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20(22).
[2] 李旭东.微信公众号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翻转中的应用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2021(10).
[3] 唐贤美.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J].学周刊,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