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净化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如何正确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关键,临床上常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方法[1]。透析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血液净化技术等治疗措施,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配合效果不佳,易出现内瘘闭塞等并发症,导致大幅度食物缩短了内瘘使用时间。因此,对血液净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尤为关键,进而延长瘘管患者的使用寿命,提高护理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分析对患者并发症及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8月~2019年8月76例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45.8±5.1)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48.5±6.7)岁,对比两组资料无差异可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诊断为需实施维持性血液净化;(2)患者意识正常;(3)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及语言障碍患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3)患者不遵医嘱,并中途退出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主要为口头宣教为主,主要向患者讲解维持血液净化知识,安抚患者情绪等方面;
实验组患者向患者自制健康教育流程图,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向患者介绍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护要点,护理人员利用鲜艳颜色和图形,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过程中制作健康教育流程图,以多元化教育、心理指导、创伤和瘘肢保护指导及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等方面向患者介绍护理要点,然后以卡片形式打印出来,以PPT方式向向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手术相关知识及重点,通过讲解健康教育流程图、发放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卡及定期开开展血液透析和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讲座,为患者指导血液透析教育重点,让患者明确术前注意事项及手术侧肢体保护方法。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桥梁,主要向患者讲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向患者介绍静脉内瘘手术目的、过程及预后,让患者术中保证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防止患者出现负面状态,进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影响手术效果。为了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合理饮食计划尤为关键。
1.3疗效观察及评判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使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实验组患者内瘘使用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n(%)]
表2对比两组患者内瘘使用效果结果(x̄±s,h)
3讨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中包括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定位浅、操作方便、长期通畅率高、感染率低等优点,因此被认为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患者对此存在疑惑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情况发生,因此通过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以口头教育和发放书面材料为主,虽然较为齐全,但存在患者不重视情况,无法发挥健康教育效果[2]。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内瘘使用时间较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因健康教育主要通过自制健康教育图,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卡、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及设置墙报等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的熟知程度,进一步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常规教育无法保证患者足够了解,并且规范性差[3],内容和方法简单,无法保证其护理效果。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主要通过向患者介绍疾病症状及健康教育路径,通过定期组织疾病专题讲座和交流会,促进患者掌握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技巧,有效增强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信心。
因此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尤为重要,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其校,李云华.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并发症及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4):63-64.
[2]王霞.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0):161-163.
[3]胡晓红.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