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目前,国内的住房大部分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体,而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是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重点。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能否达到施工规范,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工程中,强化施工管理,提升施工工艺,是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设计师在设计图纸时,一定要把好每个环节的措施,以免出现安全隐患,加重房屋建筑负担,影响其项目的正常进行。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设中的现状
1.1蜂窝问题
导致蜂窝的最基本的问题在于人为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懂得如何使用,而模板之间出现的间隙,很有可能是由于模板表面不干净或不够光滑所致。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手工作业开始,利用相关法规来规范手工作业,并在施工前,对振动装置的使用要有详尽的了解。另外,在安装模子前,还需要对模子进行清洗,以保证水泥浆的黏稠度。防止蜂巢这个问题的产生。
1.2麻面问题
在挑选混凝土模板的时候,施工人员没有仔细地进行审查,挑选了那些表面不够平滑的模板,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再有就是,施工人员没有在模板上涂上隔离剂,隔离剂能够有效地防止麻面,这是许多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解决麻面的办法。此外,如果水泥中的水分不足,会造成土壤过于干燥,从而凸显出沙石的形态,也会造成坑洼。面对这种情况,建筑公司应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行使监理权,严格审核施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在选择样板时,要注重样板的平整度,确保样板的平整度。对质量较差的模板,应立即涂抹隔离剂,并将模板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避免砂石进入。
1.3孔洞和露筋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两种较为普遍的施工问题,即空洞与露筋。造成前者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筑工程中,钢筋密度较高的区域,混凝土极易发生漏振或卡住的情况,在钢筋注入的时候,就会造成大大小小的空隙。因此,要对空隙进行及时的填充,在振捣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重复进行,以确保振捣均匀、紧实,避免以后的房子发生渗水的问题。而后者的产生也和振动有关,主要是因为在振动的时候,没有满足施工要求,使得土壤相对松散。由此可见,振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振动的时候,一定要精益求精,不仅要使土层均匀牢固,而且要掌握好振动的速率,防止出现空气中的空隙,从而提高振动的效果。
2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强化对原料的品质控制
采购商在重视物料品质的同时,也要重视物料品种的选择。比如,现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早强水泥等。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水泥。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化热大的水泥,可使混凝土的内温升高。除了用水泥,还要重视砂石的级配,选用不同粒径的石英砂,以改善其工作性能。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对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
2.2凝土运输
如今,许多房屋建筑工程由于施工场地的局限性,都要在施工场地之外进行混凝土的拌合等工作,拌合等工作结束后,再由拌合场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因此,也要对混凝土的运输工作展开分析。一般情况下,商品混凝土都是选择了自卸汽车或者搅拌运输车来运输的,在进行现场搅拌的时候,一般使用的都是小型的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在进行垂直运输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了混凝土泵、提升架等设备,在建筑物的地面运输上,一般都是采用了推车来进行的。在进行混凝土运输的时候,要确保它的均质性,防止出现沁水或砂浆丢失,还有流动性降低等情况,要减少运输次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运输工作进行完,以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灌注量。
2.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对其进行检查和登记,对模板位置、尺寸和强度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对预处理构件和钢筋的数目和保护层的布置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次,清理钢架中的油污和夹杂在钢架中的杂物,堵塞钢架的裂缝;最后,在混凝土浇筑上,应按从低到高的次序进行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中配筋的情况、设计要求和捣实的方法来决定。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浇筑的连续性,不得有间断,若有问题,应暂停浇筑,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再进行后续的施工。当梁体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独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是有些地方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所以施工缝应设置在剪力比较小的地方。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在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安全级别为2级的情况下,要满足该工程的需要,就需要对混凝土下料进行全面的控制,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浇筑完毕后,还要对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振动,以确保浇筑的质量。浇注后的混凝土应及时振捣,确保混凝土填充到建筑的各个角落,排除气泡,使混凝土具有最大的均匀度和密实性。振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振动。另一种是机械振动,振动棒要插入底层的混凝土,以避免上下两层的混凝土产生裂缝。
2.4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有两种方式,一是保温,二是保湿。其中,保温是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太快的散失,防止出现温度梯度的现象,防止表面的开裂。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于其整体温度差,以避免出现贯通开裂;而保湿则是要防止由于混凝土表层失水而造成的干缩开裂,使水泥能够水化,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6—18个小时内要进行浇水,以防止由于干燥造成的开裂。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为28天,但一些特殊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延长。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平直,确保其外表的品质,还需要对混凝土外露的挂帘、错台等进行及时的处理,加以解决。
3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时质量的控制
3.1质量控制之骨料方面的控制
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量也越来越多,而砂、砾石集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成分。砂石骨料在混凝土的配比中占据着很大的组成要求,因此,砂石骨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配比比例和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将技术上的难度提高到施工技术上。所以,在配制混凝土时,应当对所用的砂石集料的用量进行预算,并对其品质、纯度等特性进行讨论和分析。
3.2质量控制之水泥质量方面的控制
水泥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特性,有通用的,也有特殊的。在建造项目时,往往会选用水泥。要在配制中体现出水泥的强度和配比,要熟悉一般水泥的应用情况和优缺点。要减少水泥的用量,就要正确地选用水泥品种,提高房屋建设的资源和质量,降低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
结语
要想有效地保证我们的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就必须对它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房屋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养护管理、技术施工等多项技术措施,要想逐渐达到这种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建筑施工的公司就必须把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各项内容都做好,推动混凝土施工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发展,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水平与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国才.房建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监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0):156-157.
[2]樊佳佳.房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8(0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