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的发展
1.1开采方法和工艺
针对露天矿山开采工艺特点进行安全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是实现高效、安全开采的关键。露天开采分为山坡露天开采与凹陷露天开采,除型材(饰面石材)开采,露天开采最常用的开采工艺为:穿孔、爆破、挖掘、装载、运输、排渣及其它附属工程(截排水、边坡复垦等)施工,其中爆破、装运在露天矿山开采中起到核心作用。目前,露天矿山开采爆破主要是深孔爆破、临边控制爆破,挖掘设备主要是正铲挖掘机、反铲挖掘机、装载机等,用于矿石铲装及边坡或场地修整。运输设备主要采用自卸矿卡。随着矿山大型化及绿色矿山建设,对安全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先进的技术如无人化、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智能化管理(简称:数字矿山)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露天矿山工程。
1.2矿产资源利用
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做到开发利用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我国新时代对矿山建设目标。在露天矿山系统,采矿回收率与选矿回收率、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数据,是考核一个矿山的资料是否有效利用的重要指标。“吃干榨净”资源循环利用的最高境界,通过对资源的“吃干榨净”,提高回采率并对所采出矿产资源矿石最大限度利用,同时,尾矿、废渣回收等,对尾矿、围岩、矸石等“废渣”等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延长矿产寿命,减少新建矿山对环境的破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论的最好实践。
1.3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露天矿山开采,是根据其矿体的赋存条件及经济剥采比等技术经济条件综合论证来确定的一种投资小见效快的开采方式。由于露天开采的特点,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矿体上部的覆盖层全部剥离。地表大面积开挖、植被破坏及水系受影响等,露天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破坏均较严重;同时,随着大型矿山的逐步增多,开采深度不断刷新,边坡高度越来越大,高差达200m以上的山坡露天矿山或深凹露天矿数量不断增加。露天开采工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即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安全风险、社会影响等方面。例如,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生态环境破坏及噪声、粉尘污染等环境问题。
2.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监管政策和措施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但必需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绿色矿山,即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这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更要求矿山开采必需加强安全管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矿山建设、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矿山,属于高危基业,其本身具有危险大风险高的行业特点。露天矿山虽然相交相较于地下开采,其开采工艺、施工过程及风险可能比地下开采稍简单,但从近年来矿山事故来看,露天矿山的环境、安全事故不断,比如今年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造成5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430.25万元。最终的定性为:“是一起企业在井工转露天技改期间边建设边生产,违法包给不具备矿山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长期冒险蛮干,相关部门监管执法“宽松软虚”,地方党委政府失管失察,致使重大风险隐患长期存在而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这起事故血淋淋的教训,更说明了露天矿山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性、迫切性。全方位的环境、安全监管政策和措施在露天矿山工程的开采和安全管理中起重要作用。首先,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对矿山建设生产的合规性进行监管;同时,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绿色矿山建设制度,落实责任,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等。此外,政府和企业间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以及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监管政策和措施是确保露天矿山工程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2.2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培训在露天矿山建设生产中极为重要。事故的发主,源于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除从技术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要减少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首先必需在制度上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同时还应按有关要求落实安全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所有参与建设生产管理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及安全意识。企业应制定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涵盖从员工入职培训到定期的安全学习活动。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紧急救援技能等。通过组织实践和演练,提升员工应对危险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
2.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是针对露天矿山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可以有效识别和预防事故发生。应对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地质灾害(边坡崩塌、滑坡、水患、泥石流、水石流等)、爆破、爆炸及各种伤害(20种)等。评估每一类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处理的顺序。接着,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案,如加强设备维护、加强安全培训、采取应急措施等。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3.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3.1加强监管力度
要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加强监管力度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标准,明确责任和义务。监管部门要加强巡查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监管部门的有效运行和信息共享。与此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和工会的合作,共同推动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实。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环节,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提升。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施工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义务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及时采取便于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此外,应强化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要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以提前应对和处置突发情况。
3.3推动技术创新
为了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智能监控系统等,用于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实时掌握风险和隐患情况。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建立数字化安全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分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结束语
在露天矿山规划、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关键,而技术创新则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安全监测、预警智能化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科学研究和合作也将为施工环境、安全领域的创新提供动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将能够不断提露天矿山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及安全水平,为资源绿色利用、员工安全幸福、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一个更优良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瑞东.露天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15):91-93.
[2]吴志林.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初探[J].世界有色金属,2021(05):41-42.
[3]朱红芳.矿山工程开采技术及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