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
近年来,数据库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企业、政府、学校等组织的信息化起着重要作用。市场对数据库技术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开展数据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2]。
一、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即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指在各类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3-5]。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引领: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包括教育学生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集体主义、社会公正等,同时引导学生摒弃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热点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
(3)全面素质培养:以课程为平台,通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高度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引导行为规范: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这包括教育学生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热爱劳动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企业、政府、学校等组织的信息管理、决策支持、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数据库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市场对数据库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相关岗位的需求持续增长。
理解数据库原理是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系统整体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数据库原理,学生可以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数据模型等核心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据库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库应用,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数据库设计与实现、SQL语言编程等技术,为将来从事数据库开发、管理和应用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属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使用项目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每个项目中具体的任务问题为学习起点,以任务问题设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通过自主探索、课堂学习及拓展探索寻求解决方案。课程包括大量实训环节,学生通过实训操作可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SQL语言的编写、数据库设计与规划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 课程思政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意义和挑战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6]。数据库技术涉及到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引导学生在数据库设计与应用中思考数据的合法性、隐私保护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观念。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不仅仅关注其技术能力,也更加注重其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将课程思政融入数据库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虽然将课程思政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教师素质要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通常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教授,而思政教育则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水平。因此,如何培养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成为一个挑战。
(2)课程设置与内容融合: 数据库课程的内容繁多且专业性强,如何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两者有机结合,是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7]。
(3)学生接受度和参与度: 学生可能会将数据库课程视为专业技术课程,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参与度可能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是一个挑战。
(4)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程思政的融入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既能够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够评价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
四、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与案例设计
1.实施路径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的专业性较强,授课教师在综合素质上呈现出“技术能力强,思政教学能力弱”的现象,如何帮助教师立足于学科知识点,快速在教学过程中找到思政切入点,本文在实施路径上进行了探索,提出以“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素质培养”、“引导行为规范”四大课程思政内涵为指导方向,以内涵的核心思政元素和学科知识点为抓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方法,如图1所示。
图 1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图
其中,价值观引领的核心思政元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公正、个人品质、社会和谐、公共利益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政元素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政治觉悟、政治参与、国家政策、时事评论、政治立场、政治责任、政治素养、政治信仰等;全面素质培养的核心思政元素主要包括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适应能力、自我管理等;引导行为规范的核心思政元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诚实守信、自律自省、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社会公德、人际交往、良好习惯、社会文明等。
2.案例设计
基于所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结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本文在已有的课程内容基础上,深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具体案例设计如表1所示。五、总结
基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方法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快速找到思政切入点并实现案例设计提供了方法论。在后续工作中,还将完善更细致、更具象化的思政元素,并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秉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宗旨,落地并做好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为其他专业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2] 王纪萍,徐彬. 财经类高校数据库类课程课程思政设计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8):66-68.
[3]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191125.001.
[4] 西米莎.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探索——以"关系数据库基础"为例[J]. 成才之路,2023(20):45-48. DOI:10.3969/j.issn.1008-3561.2023.20.012.
[5] 吴月齐. 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6] 王英强,张郎. 课程思政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28):69-71,75.
[7] 陈志勇,叶桦畅,张笑钦. 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J]. 中国大学教学,2021(4):34-38,65. DOI:10.3969/j.issn.1005-0450.2021.04.008.
[作者简介]吴星星(1991- ),女,浙江温州,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流媒体技术、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浙江杭州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