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及“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提质增效路径,藉此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功能。
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所持的教育理念对其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本理念被明确提出,其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以成绩来评判学生,而要充分发掘他们的长处和学习潜能。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管理者、说教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使其主动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实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多交流,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师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中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推进“三新”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提前对知识内容进行预习,为学生带来更加科学系统的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看微课视频,不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有效保障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根据具体教学需求,教师应当对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予以深入分析研究,掌握重难点,按照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借助各类软件,设计制作微课视频。需要注意的是,微课视频内容应当包含基本的预习内容。借助于微视频的帮助,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和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思考的习惯,知识掌握也更加稳固,“三新”背景下的改革任务顺利实现,真正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与“三新”背景下的规定相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教师应提前总结梳理本课知识,设计制作微视频。微视频需要为学生呈现本课的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明确学习重难点,当确定目标后,要为学生讲述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预习,同时,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需求,有重点和方向地进行观看。如分析史料、看图说历史、一题多解等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通过知识梳理充分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同时可以在问题探究部分,主动分析思考和本课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求学生总结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并对自己存在的疑问进行记录,在后续课堂中及时向教师提出。
三、积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综合了学生互动、集体交流、自主探究等,其关键要点是教师提前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或任务,让班内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限定时间之内对问题进行探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促进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例如,在对“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把班内学生分组,根据课本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第一次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存在哪些联系,它们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予以设问,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讨论过程中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教师应当积极打造任务式课堂,在课堂中结合知识内容合理设计学习任务,依靠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对学生提出如下学习任务: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特点?此时我国正处在哪一时期?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资料,以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探究中,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刻不容缓,“三新”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对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优化,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以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褚会波“.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应对”[J].高考,2019(22).
[2]罗建波.浅析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D].西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