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各个行业的兴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系统急需完善,各种电力建设项目也在相继开展,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施工产生的干扰,工作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的自动化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完善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问题
1.1电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些电力生产的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思想觉悟,只会侧重关心产品的质量,忽视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在培训员工等方面,也没有对电力管理的教育进行相应说明,使得电力管理一直流于表面。缺乏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根本没有对电力系统与自动化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使得很多的设备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老化情况。这也就需要电力企业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以此来对电力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维持,保障电力设备得到较为安全地运转。
1.2硬件设备不完善
对于自动化施工技术来说,各种硬件设备是技术的载体,自动化施工技术必须要通过各种硬件设备的运行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但是在当前的电力建设过程中,各种硬件设备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硬件设备的不完善,严重限制了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电力建设的自动化程度与预期存在很大的差距,电力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质量都难以满足实际的系统需求,而且硬件问题还容易造成电力运行事故,给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威胁用户的生命安全。另外,许多电力企业为了节省经费,在硬件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上,资金投人力度不足,许多的电力设备过于陈旧,性能严重下降,已经到了损毁的临界点,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极大。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势必会影响到电力行业的发展。
2新形势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对策分析
2.1建立电力管理制度,培养管理人才
对于企业而言,最为核心的命脉就是管理制度,要想让企业的发展得到有效地推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十分重要。要想建立电力管理制度,就需要对项目的监督、管理、规划等项目进行严格要求,向员工进行相应的电力教育与说明。在电力设备等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的检测工作,对设备的老化问题、设备的缺损问题进行定期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相应的保障,更好地维护工程质量与整体的工作流程。
2.2加强自动化施工技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自动化施工技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各种硬件设备来实现,对于当前我国电力建设中各种硬件设备不完善的情况,电力行业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国家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层面上给予电力建设自动化的高度支持,尤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要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在财力和物力上加强配置,购置足够的硬件设备,完善当地的电力系统,通过这些硬件设备,充分地落实自动化施工技术,而且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各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给人们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电力传输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3变电站自动化远程运维
基于GSP协议建立变电站自动化远程运维体系,遵循“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原则进行安全管控系统架构的设计,在主站、子站分别建立三层结构,其中通信层为电力调度数据网,协议层为通用服务协议,应用层包含运行监视、组态配置、设备管理、维护操作、异常诊断五类应用模块,依托权限认证、USBKey、安全标签与纵向加密装置实现服务安全管控,保障远程运维人员身份的合法性。利用全景仿真技术搭建起远程运维系统的测试环境,采用GSP一致性测试客户端工具进行各接口的集成处理,针对远程运维子站的各项服务接口分别进行GSP服务端肯定性测试、否定性测试、应用功能测试以及专项测试,验证该系统具备应用可行性,可将主站、子站信息交互的响应时间控制在10s内,且满足多个客户端并发调用需求,流量峰值可达10Mbit/t。
2.4建立自动化统一平台
在电力系统方面,使用自动化技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有关于这方面依然有着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尤其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平台的统一开发方面。尽管电力系统自动化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很多的电力系统中,但对于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说,还是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要是可以在电力系统系统上建立起统一的平台,就能够使得电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同时自动化技术也可以更加的高效化。不仅如此,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方面而言,能够渗透一些人文方面的思想进去,尽管技术发挥作用的根本是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操控,然而人类才是最本质的操控者,因此,将人文理念渗透到整个自动化体系中至关重要。唯有给操纵着一个舒适的工作氛围,才可以在根本上提供操控者的工作质量。
2.5设计更加科学的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施工技术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开展更加具体的设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开展相应的研究,更加合理地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科学方案,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让整体系统能够更好地开展施工工作。就比如应用分布式的设计模式,能够对设计中所有的预警、管理工作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模块分离,从而有效防止模块之间产生影响与干扰。还能够节省接线。使用功能较为强大的继电器,能够让电力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延伸性与兼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对电力系统软件自动化的标准性进行最大程度地实现,才能够在不同的电力系统环境当中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
2.6增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管理
要想加强电力系统中的技术管理,应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同时还需要对员工职责进行详细分工。只有让系统工作得到更加细化的分工,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能力,避免权责分工混乱情况的出现,防止管理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对管理部门进行合理制定,让自动化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地开展,只有让自动化施工与实际情况相互结合,才能够更加高效安全合理地运行整个电力系统。
结语
随着我国目前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电力系统需要不断的改进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技术来不断完善当前电力系统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来保障电力能源安全稳定的使用,当前社会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改进自动化技术,大力推动当前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