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管理措施之研究
张剑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剑飞 ,. 矿区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管理措施之研究[J]. 矿山工程与技术,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53.
摘要: 近年来,矿区消防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使得矿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成为民众的关注点。许多露天矿区生产地处偏僻,且产量规模差别很大,没有办法更好的进行标准化管理。本文基于对矿场消防安全状况的研究,对于存在的火灾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火策略。
关键词: 矿区;消防安全;防火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353
基金资助:

引言

矿区是包括采矿生产、矿产品加工、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社会组织",它的占地面积有大有小,具体根据采矿许可证上面规定的坐标范围而定,其为了维持正常的采矿生产等活动,拥有大量的生产设施及物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巩固矿区消防安全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对矿区消防安全现状和防火措施进行分析。

1矿区消防安全现状

1.1防火意识薄弱

目前,煤炭行业的发展促使矿区的经济蒸蒸日上。在这种背景下,新型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不停的出现,所以防火安全的问题需要更多的重视,以最大程度从各个方面来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然而,矿区消防安全仍然存在观念上的错误。一是虽然关于消防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很多,但各个矿区的执行力度不足,甚至完全没有执行;井下员工经常会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但地面员工基本上不培训,而且在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的时候也是多以井下为主,对地面的检查比较随意,即使发现了一些隐患也没有积极改正;安全检查员本身对井下的安全生产知识较为熟悉,但基本不了解地面防火知识。二是矿区领导虽然具有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但往往只会以口头的形式传递给矿区员工,而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不能亲自指导员工,难以准确处理生产与消防安全的关系。过度强调经济效益,过多关注井下生产而忽视地面防火;过于重视生产投入而轻视消防投入,这种现象仍然严重[1]

1.2没有形成统一的消防规划

矿区不只生产型公司多,供应井下生产所需的通信、物资的公司更为众多。同时,矿区内还布满各种经营场所和大量租赁空间。因此,矿区需要根据其繁多的业务点和广泛的领域,将各自领域的消防安全措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消防规划。然而矿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消防规划,只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消防专项资金的投入。消防工作停留在只更换些消防设备的层面上,对于疏散通道、消防水源、自动报警和喷淋系统等需要大量资金改造的隐患,一直拖延不决,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部分矿区不愿意参与火灾公众责任险,一旦火灾发生,既没有完善且适用的消防设备进行自救,也没有保险公司的经济援助[2]

1.3历史遗留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大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部分的矿区建筑物已经建成。而1975年出版的第一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才有一个系统的消防标准,因此很多矿区建筑存在众多先天火灾隐患,例如:防火等级偏低、安全逃生楼梯不足、防火区域过大、电线设施不达标以及消防栓系统的缺失等。要修复这些问题的资金成本可能大大超出了原本的建设支出,或者说,几乎与重新建造一样。此外,《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GB25201-2010)对给水和自喷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分别规定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等维保项目和维保周期,但部分临时煤矿由于种种原因,一年中有半年无法进行正常作业,因此无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保养。加上企业改革的加深,一些公司正在进行转型改革,这也使得对大规模火灾隐患的整治工作变得力不从心[3]

1.4消防水源短缺且设施陈旧

矿区地面之上遍布各种建筑结构,重点的存货仓库、炸药储藏室、医疗单位,还有大规模的木头储存地。因此,就火灾防范的角度而言,必须有充足的灭火水源和先进的消防器械来保障灭火救援时能够起到作用。然而,由于现在矿区水源短缺,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只能定期供应,所以,消防栓系统已几乎不再使用;此外,户外消防水池的数量非常有限,导致消防用水严重不足,此问题不能有效处理突发的火灾。同时,由于大量消防设备年久未修导致严重腐蚀,即便有足够的水源也没办法正常使用,这使得小火变大灾,财产损失也变多。

1.5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多

随着矿业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矿区已经开始建设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项目,以利于矿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然而这些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而且大多项目是矿区自身来进行施工和监管,这就导致了很多项目的消防申报并没有做到位,消防部门也难以监管。即使消防部门在后面的检查中发现问题,但面对已完成的工程,隐患整改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会增加人力、财力的使用,但如果不对其进行整改,这些工程项目将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2矿区防火管理措施

2.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三种机制”

(1)构建责任清单机制。矿业机构应持续运用并执行防火安全的职责,在指明的防火安全职责区域内,建立防火业务责任“链”。需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专(兼)职消防员的三层组织架构,这样以来,便可以完全解除机构在防火管理和防火安全职责方面的疏漏和空缺。

(2)建立防火教育机制。矿区单位必须重视消防安全培训,不断传授员工岗位操作规则,确保每一个员工在实际操作中都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避免发生操作上的错误。对于重点岗位,一定要求对应的员工持证上岗;对于一般岗位的员工,力争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矿业公司在设定经济目标的同时,也要确定安全目标,驱动公司在每个职位和岗位执行消防职责,充分调动所有员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消防安全的任务中。

2.2加大消防资金投入

矿区必须立下长久有效的火灾预防计划,且确保每年在消防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对消防水源的建设、消防设施的保养和过时建筑的翻新,全方位提升矿区的火灾防护环境,塑造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社会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使其在遭灾财物损失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矿区单位都应参与火灾公众责任险,特别是易于引燃火灾或火灾发生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矿区。

2.3杜绝“先天隐患”工程

随着煤炭公司经济蒸蒸日上,煤炭处理厂如洗煤、焦炭等一家接一家地启动建设。建筑者必须和消防部门保持紧密协作,邀请消防部门参与矿区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样一来,矿区的安全保障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从源头上避免了“先天隐患”。同时,消防部门在前期就要对各个环节全方位严密检查,特别是对防火间距、耐火等级、消防设施以及安全疏散等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防止有可能触发火灾的潜在危险,以免引发大型财产损害或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事故。

3结论

在矿山治理过程中,消防安全至关重要,运用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可以真正促进矿产可持续开发,保护我们的的生态家园,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关万里,鲁义,谷旺鑫.神东矿区矿井火灾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2,47(01):101-103.

[2]王建华,陈冰凌.汝箕沟矿区火区治理及监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21, 33(11):81-86.

[3]徐瑞,淮北矿区采空区自然发火多场耦合时空演化及注氮降温防火增效研究.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0-12-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