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中指出:红色旅游,指的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传承精神、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红色文创产品来源于红色革命文化,而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通过红色文创产品的形式,将地域文化特色与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弘扬湖湘红色文化,又能促进文创行业的升级与发展,使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吸引消费者和提升地方经济的重大助力。
一、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现状
1.1辨识度低,难以形成文化品牌
湖湘大地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红色文化旧址,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但知名度较大的红色文化品牌,除了韶山等伟人故里外,其他并不多。而且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却相对滞后,文创产品品种数量匮乏,表现形式单一,既没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审美价值水平也较低,而且实用价值也不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这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模式与自身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分离雷同,难以形成知名度高的红色文创品牌。
1.2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
目前湖湘革命旧址的文创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湖湘地区地大物博,民风民俗也别有风情。在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把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特色的文化相融合,导致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的内涵缺失。目前,湖湘革命旧址中出售的文创产品大多是从外地集中采买的一些仿制的小商品或是印有红色革命文化符号的衣服、背包等,自主创意元素较少,甚至还有许多产品和当地文化毫不相关,失去了具有针对性的纪念意义难以令到红色精神真正被传递和被继承。
1.3推广形式单一,媒体融合视角缺乏
随着5G 时代的到来,以应用场景为主导的文创开发成为主流,媒体融合的多产业多渠道应用输出、5G+AR等技术的出现,对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化的营销模式带来深刻变革。目前,国内大多数革命旧址、纪念馆等的文创产品产业都存在着创意与市场推广不能很好的接轨问题,红色文创产品依旧处于传统旅游产品的概念,仅限于传统售卖方式。即使有对红色文创产品开发的创意,也缺少市场推广的途径,导致市场化程度不高,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1.4开发力度小,专业人才短缺
在现阶段,湖湘革命旧址属于免费开放的场所,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运营。在经营性活动方面范围小、种类少、相对滞后,缺少自身的收入来源。因此也无暇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运行机制上设置配套的管理策略,形成了既不能设立文创产品开发的相关部门,又没有足够的研发经费的局面。导致了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小,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出现。
二、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的设计开发思路
2.1结合地域与文化
国家和民族之根本是文化。文创产品最终目的是通过深挖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满足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同时,给消费者传递该产品的文化内涵。地域性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创产品的最主要优势。地域文化的传承在彰显地域特色的同时,更是便于我们研究学习地方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传承性,注重将红色文化的精髓融入产品中,并多方面考究地域特色,并将其融汇于产品设计,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时刻感受红色文化和地域特色,以此提升红色文创产品在地方红色旅游产业中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2.2兼顾实用与美观
好的文创设计既是文化内涵的载体,又是对使用者人文关怀的产品呈现,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必须是极具实用性的。而文创产品之所以为消费者喜爱是因为它在在传递文化内涵的同时,以其独有的艺术意味,带来设计美感,吸引受众更积极的了解文化,热爱生活。在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上,不仅要注意红色文内涵的弘扬,更应该注重文创的实用性,使文创产品走进大众生活,并且要让设计与时俱进,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现代生活方式,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新体验。
2.3突出差异与创新
目前,国内红色文创产品质化严重,无法体现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脱离了文创产品的本意。红色文化传承着革命信仰,融合了多元化价值,需要通过创新来呈现地域差异、文化特色和产品创意。因此,在创意过程中,要打破以往单一的产品形式及图形创意方式,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红色文化元素(建筑、景观等)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或者独创当地特有的纹样图形,以此来增加文创产品的地域性和独有性。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对产品外观、表现形式等进行创新。通过结合各种创新方式,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深刻感悟革命精神与地域文化,推陈出新,极具个性。
2.4拓展研发主体
高校作为地方的教育、文化、科研的重要场所,在区域内享受着相应的资源,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专业优势,传承和弘扬当地的红色文化是高校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义务。联合本土高校和企业,构建跨领域、跨院校的文教融合、产教融合平台,利用课程实践开展“作品即产品”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以此来实现红色文创的创新研发力量的大幅拓展。既创新了人才培养,使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艺术创作更贴近生活,又提升了学生设计水平,为行业储备了相当数量的后备专业人才,使文创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的设计开发路径
3.1叙事性设计元素提炼
湖湘革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革命旧址主要从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进行元素提取,精神方面是指“湖湘红色精神”元素,物质方面是指建筑元素和藏品文物元素等。
在设计实践中,可以将湖湘革命旧址的红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元素,通过整合与归纳重新排列组合或将线条化处理等设计手法,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创作。在注重当地的地域风貌特征的同时,也将充分挖掘极具建筑特点或文物特色的设计元素,通过图形设计和文创设计的展示,从而更好地凸显当地的红色文化、人文风情。因为重要馆藏文物、特色建筑等可提炼的红色元素数量较多,而且可适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因此在设计时应进行多次实践,使红色元素脱离既定的呈现方式,在保留象征意味的同时尽可能突出庄重感、时代感,以呈现更为新颖,富有感染力的设计效果,为文创品牌的后期应用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3.2设计元素平面视觉传达
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要注重将其与现代化设计相结合,通过对提取的叙事性设计元素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法进行平面化的视觉传达处理,既实现了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又为当地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实现了新表达。通过将三维物体进行逆向思维的颠覆性思考,通过平面化的视觉传达体现,呈现出不同于常态的画面效果,使得产品更具现代感和艺术性,更具创新性和觉冲击力,更加容易聚焦到大众的视觉重心,使消费者在一个全新的视觉感受里得到新的刺激,提升消费者对当地红色文创产品的购买欲望,以设计赋能,使文化更具商业性。
3.3色彩设计象征表现
色彩的呈现具有象征性,不仅仅是本身的视觉样式,还是一种文化语言的表达,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触动人心的视觉效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最先被色彩影响,因此色彩设计需要根据产品自身特点与所承载的特色文化进行色彩选择,进而设计出色彩鲜明、个性独特的作品。
在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对文创产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趋于多样化,色彩作为设计要素,在红色文创产品中成为设计的灵感源泉,对于传播红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应遵循时代背景,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文化特色作为色彩设计的出发点,用以体现文创产品的形象与特征,因而使其产生极具辨识度的视觉识别性,并将本土红色文化倾向的色彩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使消费者在第一视觉感官上对红色文化产生审美认知,通过色彩象征感受文化和民族力量。
3.4材料设计情感传递
材料设计是文创产品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不同材质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功能价值和视觉感受,材质的机理和质感的差别对使用者的体验是感性且持续的。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革命先烈的生活、生产以及战斗的物资简陋粗糙。因此在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的材料设计中,应注重材料本身特质的表达,展现出质朴之美。可选择凝练未加工的天然材料或经过粗加工的材料作为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一种创新传递,使消费者产生材质的情感联想,感悟革命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长久的欣赏并回味无穷,以此获得美学体验和精神满足。
四、结语
我国红色旅游的火热发展的今天,红色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深入思考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将地域文化特色与本土红色文化紧密结合,将其更加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湖湘革命旧址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必将为红色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的路径探索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文创产品与消费者产生高度的文化共鸣,创造出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信辉 王茜 吴义祥. 基于文化基因的江西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J]. 工业设计,2020,(10).
[2] 刘瑾. 红色文化视角下刘少奇纪念馆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J]. 工程科技Ⅱ辑,2021年第01期.
[3] 王嘉昕. 严肃题材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研究 ——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 [J]. 工程科技Ⅱ辑,2022年第01期.
[4] 姜夏旺 罗方妍 李洁 孙德林. 基于红色文化的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