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
吉宇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吉宇霆,.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J]. 历史教学研究,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800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研究发现,合适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关键因素。同时,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环境也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育;家国情怀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8005
基金资助:

一、引言

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家国情怀素养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抱有深厚的情感,对家庭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有认同感和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到家庭和国家的建设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对于塑造他们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历史教育作为传承和弘扬家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然而,当前一些学生对家国的认同和情感连接较为薄弱,缺乏对家庭和国家历史的认知和关注。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关系

(一)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和特征

家国情怀素养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抱有深厚的情感,对家庭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有认同感和责任感,并能积极参与到家庭和国家的建设中。它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涵盖了爱国情感、历史认知、文化认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二)高中历史教学对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文化认同的塑造、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可以建立起对国家的历史认知和文化认同,形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家国情怀,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公民。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一)选择合适的历史教材和文献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历史教材和文献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至关重要。教材和文献应涵盖丰富的国家历史和文化内容,包括国家的起源、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同时,教材和文献应注重反映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

(二)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以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历史事件、展示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介绍民间传统和习俗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和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活动,如传统节日的庆祝、文化展览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国家文化的行动中。

(三)探索历史事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历史事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如重大政治决策、社会变革、科技进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事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和研究项目,让他们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启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学生可以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的愿望。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应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参与度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和互动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使用图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

(二)运用情感教育和体验教学法

情感教育和体验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引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感人的历史故事,展示国家的成就和困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爱国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意义和价值。

体验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家重要纪念馆、历史遗址和文化景点,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培养他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讨论、辩论和研究项目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具有争议性和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多个角度和影响,培养他们客观、全面的思考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实际行动,学生可以深刻体验到个人行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素养。

五、结语

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运用情感教育和体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运用这些方法,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做出积极贡献的能力和意愿,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云兰. 定向·激趣·涵育:高中历史“非连续文本”教学的融合性应用——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3(06): 37-39.

[2]刘娜.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县域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研究——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 2023(02): 40-42.

[3]李春颖. 基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地图教学探究——以红军长征史教学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 2023(02): 23-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