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背景下榫卯在陈设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谢蓝1 吴伟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蓝1 吴伟2,. 非遗传承背景下榫卯在陈设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 设计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摘要: 榫卯是我国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木作之瑰宝,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非常神奇的营造技艺,但因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难以规模化量产,渐渐消失在现代生活中。本文通过分析榫卯结构的艺术特征,创新设计方法,用设计实践研究榫卯在陈设品中的创新应用,推动新时代下榫卯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非遗传承;榫卯;陈设品;创新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基金资助:

榫卯是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凸出为榫,凹进为卯,不同形态的木构件通过榫卯结合在一起,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古建筑、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榫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新石器时期,距今有已六七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木作之瑰宝,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非常神奇的营造技艺,但因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难以规模化量产,渐渐消失在现代生活中,榫卯的传承受到了现代工业化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面临传承难、发展难的困境。在国家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提到,到2035年非遗要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在此背景之下,保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榫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发设计符合现代审美、能融入现代生活的室内陈设品,将“榫卯”元素融入现代潮流,对于延续中国历史文脉、坚定国人文化自信、推动榫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益阳当地非遗榫卯传承的调研发现,益阳市人民政府最新颁布的《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益政发〔2021〕12号)》中,由益阳市湘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益阳传统榫卯结构书房器具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榫卯技艺非师徒相传难入其门、非经验积累难入其道,这样一种需要时间积淀的手艺,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幸的是,在这个胶水、铁钉盛行的年代,依然还有很多人热爱传统文化,执着于传统手艺,用汗水、用灵巧的双手把榫卯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益阳传统榫卯结构书房器具制作技艺的两位传承人吴淞树、吴伟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提到“榫卯结构的器具结实耐用,便于运输,其制作需要经过选料、干燥、打样、开料、组装、打磨等多道工艺。其中打样尤为关键,打样时,榫头卯眼的形式、位置、数量,必须符合家具、器具的造型组合要求,力学上要考虑到每个木料的承受力。中国传统的榫卯技艺不用任何胶水、钉子就能把寻常的木头打造成精巧的工艺品,值得我们一直传承发扬下去。”榫卯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益阳政府和人民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榫卯结构的艺术特征

(一)文化美

榫卯是一种惊艳时光的美,是中国传统木作行当的灵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沉淀着如梭岁月中工匠精神的复合传承,折射出勤劳祖先匠心独运的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智慧,代表了传统工艺中精密、细致、智慧的工艺水平和匠人精神。榫卯不单单是一种家具和建筑上的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精湛的技艺,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它体现出阴阳结合的哲学思想、文人气质。阴阳象征着平衡、统一、和谐,榫卯奇特的结构完美地诠释了阴阳的互补共生。文人气质是指榫卯的内涵、素雅的材质、内敛的结构、巧妙的装饰,体现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文人气质,为陈设品的文化创新设计带来启示。榫卯的结构设计相当精妙,不需要呈现内部复杂的结构就能表现出经典简洁的造型,因此体现出一种含蓄的文人气质。

(二)结构美

榫卯结构一直广泛应用于木家具和建筑中,榫卯咬合、交错、连接等独特结构全方面地体现着结构美。榫卯结构形式非常丰富,有面与面接合的槽口榫、燕尾透榫、穿带榫等;有以“点”为结构方式的锲钉榫、交叉榫、三叉榫等;有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抱肩榫、粽角榫、夹头榫等。榫卯结构不需要使用胶水或者铁钉等连接材料来组合构件,相互咬合的连接方式充分利用了木材本身的特有的物理特性,并且符合力学的原理,结构精简,做到了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我国古代木建筑,在经历经历几百年、几百次次地震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榫卯结构的精妙,因此榫卯结构具有抗冲击、耐久性、强度高等优点。榫卯结构不仅仅是一个结构工艺的创造和创新的过程,同时它也呈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结构美。

二、榫卯结构在陈设品的创新设计方法

(一)“神韵”移植设计

榫卯作为中国传统木作工艺的精髓,不单是一种结构,还蕴含着许多美好寓意,榫卯结构的深层含义在于凹凸的咬合方式,就像是阴阳结合的造物思想一样,同时包含着含蓄的造物观。陈设品造型和结构的设计要趋于内敛,在设计过程中提取榫卯结构的精髓、灵魂进行创新,深入挖掘榫卯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用饱满的内在来支撑单纯的外在,造型简约经典但文化含义深远,让陈设品表现出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神韵。传其神韵最高境界是意境的表达,婉转地将榫卯转为文化意境,再将其移植到陈设品设计中。

(二)结构移植设计

结构直接移植:从传统榫卯的众多不同类型的结构中,选出美观有简洁明了的榫卯结构直接移植成陈设品的结构,如直榫、燕尾隼、龙凤榫、银锭榫、楔钉榫、卡子花、托角榫、十字杖、夹头榫等精简的榫卯结构;

结构间接移植:这种间接移植方式一般比较隐藏,很难一下就能看到榫卯使用在哪个部位,是一种隐寓的设计方式,可以是提取结构的概念来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陈设品的结构更具创新性,优化陈设品的造型结构;

“凹凸”结构移植:从传统榫卯如直榫、槽口榫的咬合结构中简化出“凹凸”结构,用于陈设品的结构或者造型设计中,凹凸结构不仅具有阴阳正负形的图形美感,还可以利用凹凸相互咬合结构做既可拆卸又可组合的设计方式。

(三)“符号”移植设计

榫卯分为明榫和暗榫,明榫是榫头部分或全部外露,而暗榫又叫闷榫,全部的榫头榫孔结构藏于内部。把榫卯结构融入陈设品创新设计时,可将榫卯隐涵内在的结构进行外化显露,通过抽象概括使榫卯结构符号化,进而解构重组设计;同时传统榫卯中有许多带有美好寓意的装饰性纹样,使榫卯具有图形美,将纹样做符号化提取,在陈设品的平面或立体面进行装置再设计。

三、榫卯结构在陈设品的创新应用形式

(一)书房器具

中国传统的书房器具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可与榫卯结构相关的辅助用具,根据不同用途主要分为:书匣、墨匣、笔架、笔挂、笔搁(笔船、笔床)、笔筒、镇纸、镇尺、臂搁等,这些用具的出现要晚于笔墨纸砚,它是伴随着笔墨纸砚的发展而繁衍兴盛,成为书斋重要的陈设器具,这些器具统称为“文房清供”。到了明代中晚期,文房器具的涵盖范围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每一品种都有自己的功能职责,不断完善,成为文人雅士优雅生活方式的体现。因此将这些器具的榫卯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展现出榫卯的文化美及结构美,无疑是一种新时代下的文人气韵。

(二)室内装饰品

现代的家居生活中缺少不了室内装饰品的布置,各种装饰小摆件、花器、模型、音乐盒、装饰灯具、壁饰等,都可以用质感温润的实木制作,因此在连接结构部位或者装饰结构部位可以运用榫卯进行创新设计,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出发将传统榫卯融入现代家居中的装饰品中,榫卯和现代的装饰品相互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既渲染出雅致的空间,又能够给人带来文人气韵的享受,营造出古朴有质感的空间,缓解现代人们的高压生活,增添文化的氛围感。

(三)生活用品

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平时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生活用品也需充满设计感或美感,木质的相框、名片夹、眼睛架、器皿、梳子、珠宝首饰盒、酒架、衣架等都可运用榫卯进行创新设计。如由家具设计师沈文蛟设计榫卯衣架,就借鉴了传统榫卯结构,整个衣架没有任何五金件,全部构件只有六根木棍,其中三根较长是衣架的主体结构,用来支撑衣架,三根较短的木棍则是功能部分,位于衣架上部,用来挂衣服的支架。衣架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拆卸组装非常简单,不需要用或是搬家的时候可拆卸下来放进盒子里,不占室内空间又方便运输,衣架的连结结构就是最简单的直榫,造型简单又极富功能性,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单可以直观感知到榫卯结构的神奇,还能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

(四)儿童益智玩具

中国家长们对孩子投资教育非常注重,现今三胎政策的开放,无疑让国内玩具市场充满活力,但国内缺乏大型的榫卯玩具品牌,儿童榫卯益智玩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运用榫卯创新设计儿童益智玩具,儿童通过榫卯结构组装玩具,开发智力、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儿童从小喜爱榫卯、了解榫卯,对传承与推广榫卯这一非遗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结语

如今传统榫卯除了结构较简单的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众多榫卯结构还是以口口相传、师徒传承的形式进行传授、传承,人们想要了解、学习传统榫卯只能亲身请教师傅学习的方式,榫卯的传承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途径和载体。因此与人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意榫卯主题陈设品,能为榫卯注入新的活力,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榫卯传承与推广的最佳载体。

参考文献

[1] 朱文静,李泽成.榫卯元素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住宅.

2021,28(06):168-169.

[2] 华彬彬.正负与契合——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D].南京艺术学院.2020.

[3] 孙小童.基于榫卯结构的灯具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4] 易艳.基于中国榫卯结构的玩具产品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0.

[5] 孙强.结构·范式·符号——传统榫卯结构的审美转向[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21(01):37-43+97.

[6] 王蕾.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居产品中的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