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我国十分关注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希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人的生活提供保障,并减轻年轻人的压力。但是,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存在农村养老中社会责任占比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社会养老保障待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保障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1.构建与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为此十九届五中全会着重强调了这一问题,且强调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从这一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对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十分重视【1】。从实际情况来看,构建与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同时也可以减轻年轻人的养老压力,这就可以避免老无所依等问题的出现,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也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障不公平
2.11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低
从城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人的收入高很多,但是城乡居民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比例比农村高很多。再从社会救助角度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得到的救助来源不同,城镇居民属于政府救助,而农村居民属于集体救助。同时,城镇居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养老保险,但是农村居民可获得养老保险的途径较为单一。
2.12城乡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资源不公平
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低保制度的保障范围,也不断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关于农村地区的保障水平仍然较低。且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一直都是以城镇为中心的,社保基金支出也严重向城市、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倾斜,给予农村地区的社保基金较少。
2.13没有将所有的城乡居民都纳入到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中
我国人口较多,且我国针对不同人群设置的养老社会保障模式不同,当前享有养老金的人员不足55岁以上老人的30%,也就是说我国有大部分老人都没有养老金待遇,其中没有养老金待遇的农村老人更多。
2.2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社会养老保障发展不平衡。其次,我国社会养老制度建设进程与养老待遇水平不一致。此外,户籍制度影响到了流动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关系的接续转移。
3.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及完善策略
3.1坚持相应原则
在构建与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坚持公平、缩小差距以及消除城乡差别等原则。①公平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工作时,需要做到体制、程序以及机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平,实现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全国覆盖,根据不同层次的居民制定不同的保障标准,从而尽可能地实现公平【2】。②缩小差距原则: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均衡养老保障统筹层次,从而缩小差距。这就需要制定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标准与缴费层次;构建垂直化管理的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障基金经办机构;科学调配社会养老保障金。③消除城乡差别原则:为了逐渐消除城乡差别,应该坚持改革户籍制度,统一城乡户籍并消除与户籍制度有关的利益关系。
3.2完善法律支撑
在构建与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并完善法律支撑。第一,需要完善与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经验,完善相关法律,做到立法现行、有法可依。同时,需要增强城乡居民参保的法律意识,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第二,需要依法行政,增强社保基金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养老保障工作较为繁杂,所以需要搭建规范性的社保基金管理平台,加强基金管理,同时也需要构建信息数据库,加强信息分类,实现信息公开。第三,需要健全法律监督机制,设置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监督平台,并接受媒体舆论的监督。
3.3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在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完善养老保障转移支付政策。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障金的能力有限,为此需要通过转移支付政策实现养老保障金的跨区域流动。首先,对于东部发达城市来说可以提高个人账户的补贴标准,实施多缴多补。其次,对于部分贫困地区来说,中央财政可以承担全额责任,减轻其经济压力,或降低缴费标准。此外,对于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可以降低缴费档次,提高社会统筹基金。(2)完善基础社会养老金调控政策,例如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实现基础社会养老金的弹性调控。(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全覆盖的惠民政策,将所有的城乡居民都纳入到保障体系当中,加强基础养老设施建设并大力发展区域经济。(4)完善优惠政策,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提高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能力与水平。
3.4开展制度建设
首先,需要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明确最低生活养老保障对象、制定弹性的保障标准。其次,需要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福利制度,加强娱乐活动场所的构建、加大孝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再次,需要制定符合需求的医疗制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定期开展义诊工作。此外,需要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拓展融资渠道,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方法与考核方法。
结语:
无论是农村养老社会化程度低、还是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都影响到了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所以在构建城乡居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并完善法律支撑、政策支持以及制度建设,从而完善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们的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云英. 城乡居民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及完善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4):0190-0190.
[2]杨健. 论我国一体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J]. 速读(中旬), 2016, 000(005):17-18.
作者简介:马帅,(1996-)男,汉族,山东潍坊,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