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
现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投资资金的增加,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水平,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使用率较多的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为土木工程建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后续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来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化应用相关技术,最终发挥出技术优势。
2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材料控制
在不断加强钢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是确想有效地严格控制各种类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工程质量,就必须不断加强对各种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的进行行业严格控制,在不断加强对各种类型混凝土建筑工程使用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的辅料进行行业严格控制时,首先最重要的也就是必须能够严格控制辅料施工时的水质,严禁建筑施工企业使用未经污水处理的各种各类工业建筑工程使用污水和其他各类各种工业废水处理辅料产品作为工业施工污水原料。在各种基层建筑工程使用水泥的生产辅料加工生产污水加工辅料运输和污水辅料生产加工工业污水储存使用处理过程及其中的工业污水使用储存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各种主体建筑材料施工是否适用于各种基层单位的各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施工水泥防潮还是基层建筑养护施工污水处理,对于各种基层建筑材料施工水泥已进行施工受潮形成的易施工受潮或未施工受潮的防水凝结块,要在对各种基层建筑防水施工养护水泥处理和进行施工生产测试的辅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后真正的的做到了并能够及时的的投入施工生产推广应用,从而真正做到能够切实做到更好的有效率地保证各种建筑工程水泥辅料行业施工生产的各种主体材料施工建筑材料工程质量。
2.2 配比控制
在进行施工结构活动前,应仔细测试各种混凝土颗粒材料的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用量。在此测试过程中,要在充分保证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结构设计材料强度用量要求的根本基础上,尽量减少其他水泥颗粒材料的可比用量。在各种混凝土颗粒材料中,骨料所用量占据的比例一般较高,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一种膨胀阻力系数小、级别匹配好、表面洁净的砂石骨料。具体砂粒配置可考虑选用第二骨料带中段硅质砂粒,砂石骨料含泥量一般控制在1%以内,砾石水泥粒径一般控制在5~30mm之间。在具体骨料配置中,可考虑加入使用一定量的水泥粉煤灰,实现其他水泥颗粒材料的大量替代。在实际施工应用中,要充分保证其在细度上与其他水泥硅质颗粒材料具有相同的耐热特性,既能有效控制缓解土泥水化和防热问题,又使其能充分起到有效节约节省水泥材料用量的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延缓土泥水热气体释放量的速率,降低土泥水化热和防热,可考虑选用水泥矿渣、盐酸砂和硅质复合水泥等中低浓度水化热,并能很好地有效控制节约水泥材料用量。
2.3 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浆在搅拌运输过程中我们应应当注意哪些影响质量因素,同样在搅拌运输处理过程中也同样应应当具备一套专业的搅拌运输处理技术,以有效防止搅拌混凝土破碎离析脱落现象的再次发生。在钢筋混凝土各种材料混合搅拌时,各种材料搅拌后的材料都可能需要按照一定的混合搅拌材料比例同时混合进行各种材料混合搅拌,要特别注意材料搅拌前后材料的实际混合加入时的搅拌材料顺序和实际材料搅拌后的材料加入时间,这样我们可以才能及时快速获得合适的材料浇筑钢筋混凝土时的搅拌材料强度。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这种搅拌施工材料浇筑过程的各种恶劣外部环境,高温高湿天气可能会直接影响使得在这种搅拌施工材料浇筑过程内部可能需要大量的浇筑混凝水,以便于及时避免其在浇筑过程混凝土过于干燥;但若是当这种外部高温天气或者环境湿度较大时,也很有可能会直接严重影响到在浇筑过程混凝土的搅拌材料量和含水率,甚至间接影响了水稀释后的浇筑混凝土,无法及时尽量达到浇筑施工材料质量标准。浇筑钢筋混凝土所用材料搅拌后后就必然需要及时直接进行运输并将材料运送到各个建筑施工现场,所以如何正确选择合理的搅拌材料及时运输以及搅拌处理方式也就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2.4 浇筑
浇注一直以来是连续混凝土浇筑结构材料施工的技术核心,施工人员要为连续浇注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对浇筑工程浇注设备的正确配置进行检查,从具体的材料施工作业步骤流程来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在连续混凝土浇筑结构材料施工作业过程中,为有效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材料凝聚离析后的现象,施工人员首先应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出料出入口和浇注模板之间的浇注距离,两者之间的自由度和浇注厚度落差范围应严格控制在2m以内。第二,在连续浇筑施工作业正式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将出料模板底部用一层水泥砂浆涂层覆盖。水泥砂浆涂层厚度范围应严格控制在50mm~100mm。第三,在连续浇筑两个墙体部分和梁柱部分后,为有效防止这两两个部分的墙体接缝发生开裂,必须严格保证各这两部分的接缝完整性,并站立1h~2h。第四、施工人员定期应严格遵循定向施工原则定期进行浇筑混凝土主体浇筑,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使浇筑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浇筑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上的要求。
2.5 养护技术
施工后养护技术的使用可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养护措施不正确,水泥水化反应释放气体,可能导致结构裂缝问题。维修时要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尽量降低结构表面温度,提高其抗压强度,保证维修质量。可采用自然养护方式,覆膜、淋水、保湿养护,养护后12h内浇筑,当结构强度<1.2mpa时,严禁在上面行走,48h后可将模板稍松,持续浇水,直至养护至相应龄期。常规结构养护时间约为7d,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大于28d。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如果施工环境温度<5℃,可与冬季施工相比采取养护措施,不能采用洒水养护这种方式,使用养护液进行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一直是土木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在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只有全面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材料由于其特性的多样性,不仅能与其他建筑材料有效的融合和相互作用,而且与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直接相关。因此,在具体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土建结构的知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整体土建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左岩岩,牛田新,张幼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居业,2021(8)55.
[2]李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8)98.
[3]陆胜锋.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