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英语的角度来看,单元教学是根据单元的主题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它的内容要贯穿于各个单元的主题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住,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在教学方面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单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整合整个教学模块,激发学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整合和构建,强化新旧知识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然而,在整体式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孤立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忽略了教材中的前后语篇之间的联系。
1初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各个单元教学目标都分割开来,要认真地理解各个单元的内在关系,从教学的基础出发,把各个单元的整体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对词汇、语法的掌握等,培养他们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能力,从而达到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良好关系,使他们的综合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从当前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教师们可以对教科书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深度剖析,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英语的重要作用,并能熟练理解这种教学法。同时,它还有助于提升英语的整体教学效果。
2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实现单元整体设计并不容易,关键是抓住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下面从四个方面探讨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2.1深入挖掘教材,明确单元内容主题
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从实现三维目标这一根本立场出发,重新认知和构建教学的单元。换句话说,教师需要脱离教材单元的限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单元转化、重组,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以科普版九年级教材为例,以话题为纲是该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英语语言结构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强化自身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分析单元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提炼出每一章节的主题。利用这些主题,对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此同时,每一章节都有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2.2设计出有层次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开展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需要有层次性,能够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深入展开,把整个单元的内容充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逐步适应教学计划与难度。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通过层次性的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更高的层次。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让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3精准把握英语单元的主题
相比单元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增强知识的连贯性,主要以整个单元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一个单元内,虽然每篇文章的内容不一样,但是整个单元的主题是一致的。教师需要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提炼出教学的主题,明确单元的教学主线。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梳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单元学习的主题,也就是梳理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主线。第二,能够以单元整体主题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第三,提炼出单元的主题之后,以整体性、关联性与递进性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明确英语单元整体的主题以后,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
2.4互文整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语篇,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与了解社会,同时也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所熟悉的语篇形式,帮助学生感知每一种语篇的结构、特点以及表达方式,进而深化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感知。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个话题对语篇进行互文整合。以Unit2Topic1教学为例,教材中共分为4部分,第1、2部分是对话篇,第2、4部分是阅读篇。Section A&B介绍的由于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以及产生的噪音所造成的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健康的影响,SectionC&D主要讲述了噪音污染和生活中的其它污染以及影响。教师可以对这种形式的文章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其互文作用。对于第一种类型对话语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语篇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学生理解语篇的内容奠定基础。接下来,教师可以重点讲解Noise pollution in our daily life,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手法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关注具体语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关注语篇是如何通过语言传达出主题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体裁的互文对比,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语篇知识,并明确写作的主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索,还能够为语言的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2.5互文补充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相互促进与渗透,英语教学不仅是学习一门语言,还是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互文补充材料,进而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背景的理解。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传统节日、社会风俗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单元标题中提炼关键词,并围绕关键词提出What,Why和How三个问题,在问题引领下思考单元标题与各课标题以及各课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建构结构化知识框架。本单元的话题关键词是pollution,教师可以据此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What is ...pollution? What makes the... pollution?What problems does it cause?再从人与自然的主题语境角度提出第四个问题: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学生成功回答上述四个问题后就能梳理出本单元的结构化知识———从描述问题现状(What,Why)和提供解决措施(How)这两个分支阐述主题(pollution),从而顺利搭建框架。通过多轮听说、活动初步建构结构化知识。探究主题意义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内涵,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单元课程内容和时间资源的整合,运用结构化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带来无穷益处,而且还能更加高效地落实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魏银河.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初探[J].读写算,2021(22):53-54.
[2]王淑娟.巧用“生活化”理念,激活初中英语教学[J].品位·经典,2021(14):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