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标签制度的产品碳足迹与定价决策及协调研究
张祥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祥礼,. 基于碳标签制度的产品碳足迹与定价决策及协调研究[J]. 装备技术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21.
摘要: 随着碳标签制度这一环境政策的颁布与落实,带有碳标签的产品数量逐渐增多,该制度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与推广。基于此,为满足产品销售与购买需求,本文对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碳足迹信息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供应链角度研究产品定价决策和协调机制,以此确保价格协调。
关键词: 碳标签制度;碳足迹;定价决策;协调机制
DOI:10.12721/ccn.2024.157321
基金资助:

引言:对于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围绕产品碳足迹存在价格决策、协调问题,为保证生产制造、销售经济效益,落实最优价格策略组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认识到该政策和消费者环境意识对产品碳足迹、价格的影响,引入合适定价合同协调产品供应链系统。
1.产品碳足迹标签制度相关概述
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目前是各国发展的关注重点,所以针对碳排放具有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碳标签制度。所谓碳标签制度,主要是指整合了市场约束力和政府法规的,针对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控制的环境政策。通过对碳足迹信息进行量化处理,并将其体现在产品标签上,消费者能够明确掌握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产品碳足迹信息的披露能够引导消费者购买碳足迹更低的商品,进而倒逼生产制造厂商不断减少产品生产周期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毋庸置疑,碳标签制度的落实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前者主要体现在减排技术的采用,以此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后者则体现在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为此,如何在该发展环境下,针对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并设计协调机制降低产品碳足迹,成为企业保证经济效益和激发消费者购买力的主要课题[1]
2.研究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定价决策及协调机制
2.1产品定价决策
2.1.1假设与模型
假设1:c和w分别为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和批发价格,决策变量为w;
假设2:产品初始碳足迹在碳标签制度实施前为,e为产品碳足迹,为制造商决策变量,两项因素之间的关系为0≤e≤。该制度的实施要求制造商落实减排技术,所以减排成本为C(e)=k(-e)2,k>0;
假设3:市场需求Q为a-bp-ηe,a和b分别为潜在市场需求量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系数,b>0;η为消费者对碳足迹的敏感系数,η>0;p为销售价格,p>w>c>0,是决策变量。该表达式意味着市场需求是销售价格与产品碳足迹的线性减函数。为确保产品在碳标签制度下的市场需求>0,促进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实现最大化目标,假定约束条件恒成立,即:0<<(a-bc)/η;0<η<2√kb。
在该情况下,可以得到制造商、零售商、产品供应链系统利润,分别为:m=(w-c)(a-bp-ηe)-k(-e2);r=(p-w)(a-bp-ηe);sc=(p-c)(a-bp-ηe)-k(-e)2。
2.1.2集中式决策模型和分散式决策模型
集中式决策模型和分散式决策模型是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价格决策的主要模型,其中,集中式决策模型以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研究目标,能够对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的碳足迹和销售价格进行协同确定,可归结为该最优化问题:通过结合上述利润表达式能够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利润。在集中式决策中,若是产品初始碳足迹、消费者碳足迹关注意识固定不变,那么最优策略组合为(eC,pC),Qc和Csc分别为产品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利润。分散式决策模型下,对于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产品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为跟随者,决策目标为自身利润最大化,所以与集中式决策模型不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的制造商需要以产品减排成本为基础,以此明确产品碳足迹和批发价格,之后零售商根据批发价格、消费者环境意识水平对碳标签产品销售价格予以确定。但是,在此过程中,产品制造商可以预料到零售商的定价反应,因此在零售商和制造商互相博弈时,可以将其总结为Stacklberg主从博弈模型,即:m=(w-c)(a-bp-ηe)-k(-e)2;s.t. r=(p-w)(a-bp-ηe)。在分散式决策模型使用过程中,二者的博弈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信息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其均衡,所以求解方式为逆向归纳法。在具体求解过程中,需要先对r是p的凹函数进行验证,反应函数为p=1/2b(a+bw-),之后结合m=(w-c)(a-bp-ηe)-k(-e)2模型得到m=1/2(w-c)(a-bw-ηe)-k(-e)2,最后得到Hm的Hess矩阵。在分散决策模式下,若是消费者碳标签关注意识和产品初始碳足迹是固定的,那么产品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策略组合为(eD,wD,pD),那么产品市场需求、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分别为QD、HDm、HDr。
在碳标签制度下,若是产品具有较小的初始碳足迹,那么无论是在集中式决策模式下还是分散式决策模式下,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都能够倒逼制造商在产品生产周期中主动降低碳足迹;若是产品具有较大的初始碳足迹,产品碳足迹的降低取决于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但这并不会促使制造商在工作中将产品碳足迹降低;若是在具有较大碳足迹的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水平较高,那么无论何种决策模式,该意识对碳足迹降低不具备影响作用[2]。
2.2协调机制设计
相较于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会促进产品碳足迹增加,在该情况下,市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降低,供应链系统利润下降。简单来说,在碳标签制度下,分散式价格决策的运用会带来“双重边际效应”,进而对供应链系统利润造成影响,所以应引入两部定价合同对产品供应链系统进行协调,(wT,F)为具体合同形式,其中,wT是制造商制定的批发价格,大于0;F为制造商收取的固定支付,大于0。因此,制造商利润为:Tm=(wT-c)(a-bp-ηe)-(-e2)+F;零售商利润为:Tr=(p-wT)(a-bp-ηe)-F。此外,为使两部定价合同下的利润实现最优情形,令pC=(a+bwT-ηe)/2b,同时为保证零售商接受合同定价条款,Tr大于0,一方面确保整个供应链系统协调,另一方面实现多方受益,即企业、环境、消费者。
结论:综上所述,碳标签制度下的产品定价与协调机制应取决于产品初始碳足迹、消费者环保意识等,合理运用分散式定价决策和集中式定价决策,并引入两部定价合同,以此提高产品供应链系统协调性,促进各方利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潘永明, 邹丁华, 张志武. 基于碳标签制度的两级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21.
[2] 刘飞, 史成东. 碳排放视角下第三方回收的低碳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研究[J].  2021.
张祥礼;男;1985年01月16日;河南省周口市;汉;本科;高级项目经理;研究方向:信息技术、碳排放领域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