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对于船舶质量控制而言,船体建造检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因为此项工作对于检验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如此情形下,便需船体检验从业者掌握高超的检验技能。但是,现阶段船体建造检验依然有着比较多的不足,无论是软件又或是硬件方面都难以达到检验需求,此便需检验人员严格控制具体的检验节点,借此以确保船体的质量。
2 船体建造检验的基本原则
在船体建造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经济性原则。船体建造检验的实施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需在确保检验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对检验作业的成本投资加以全方位的评估,提高预算的精准性。其次,可行性原则。各类船舶有着相应的建造要求,同时其需遵从的规范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应对船舶的具体用途加以明确,确定每个检验节点需采取的检验工艺,特别需对工艺进行系统化的论证,以保障其可行性。最后,细节原则。为确保船体建造检验的效率以及质量,应当对所有的细节保持高度的重视,需技术工作者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其一,全方面采集船舶建造所涉及的各类资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具体的检验步骤;其二,做好细节工作,特别是不同结构的焊接部位等需要完成好探伤工作。
3 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措施
3.1 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在开始进行船体建造以前,应当完成好各项检验准备工作。其具体检验步骤如下:第一,针对船舶制造厂商给出的设计图纸展开整体性的检验,保障船企提供的材料可以满足当前的行业规范,同时可以通过有关检验部门的审核。若图纸是成功通过审核的图纸,则需求船企出示相应的审图批准书以及意见书。第二,针对船舶制造厂商的硬件、软件进行检验。船厂的硬件是其主要加工设备,软件主要涉及船厂的控制规范、生产环境等等。只有硬件与软件都符合船体建造的具体要求,才可展开船体建造的施工作业。在对船体进行检验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船体建造的具体状况与特征,对船厂的资质展开全方位的检测,借此以保障船厂的资质满足船体建造的需求。第三,严格控制各类检验装置,保证检查装置可以在检验时有优良的性能,确保检验的精准程度。与此同时,各环节的检验工作者必须要明确船体建造环节的各类建造技术及工艺满足有关标准,以使得所有的技术及工艺都可以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核。第四,明确参加船体焊接工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借此确保其等级可以达到船厂所需求的焊接质量。焊接人员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应当符合船体建造的有关标准以及规范,对于部分要求较高的情形,应当对焊接人员的技术等级展开检测,以确保其焊接质量。在针对焊接人员进行抽样检查时,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以严格的监督,确保抽查结果的精准性、公平性以及可靠性。
3.2 CM节点精度检验
对于船体重点部位的检验,通常采取CM节点精度检验的形式,即对位检测,其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中心线位移法、检查线法以及卡板法等等。特别是卡板法,目前已经得到大量的应用,此类方式的基本原理为:根据1:1的比例将船体卡板制作为相应的样本,接着直接开展测量工作。在船体重点部位检验过程中利用此种方法,不但能够应用在焊接以前的装配检测,同时还能够应用在焊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卡板法,主要包含卡MARK线法、卡片结构法等等;其中,卡MARK线法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具体检测环节,仅需对构件在卡板上标注的MARK线范围展开检验,便能够实现对船体结构“有效、快速”的检验,该检测作业十分简单。然而,在具体检验环节,应当对垂直板实施精准的定位,同时提升其精准度,否则便会对检验的准确性产生负面的影响。
3.3 船体结构骨架检验
从船体结构骨架角度来看,其对船体建造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应当保证检查数据的精准性,从根本上体现出船体每个部位尺寸的拼接状况,确保其可以达到现实应用要求。在对船体的结构骨架进行检验时,检验工作者应当严格参考施工图纸,以使得设计方案能够全面落实,按照设计图纸完成好放样工作。此时期的检验目标,主要是针对船体结构骨架所有连接部位的尺寸展开整体性的检测,主要涉及钢板拼接形式、结构骨架形式等等,以保证其满足相应的设计需求。在针对船底板的尺寸进行检验时,应当保证现实拼接状况和焊接质量达到涉及需求,借此以确保船体结构的完整性。
3.4 船体焊接质量检验
船体焊接质量,关乎着船体建造的整体质量,所以需对船体焊接质量检验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需重视如下几点:第一,针对焊接材料和建造材料的产品证书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与实物进行核对,并且还需对船舶材料的使用记录进行抽样检查。第二,检查焊接人员是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焊接作业,如果并未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立即进行优化。第三,检验工作者需对焊缝展开实地检测,如果对于焊接质量有所质疑,便需要对船舶制造厂商的焊接质量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第四,明确焊缝探伤的具体位置以及范围,同时把检查底片与焊缝的射线透视检测以报告形式备案,借此以明确焊接质量。
3.5 外板刨缝检验
外板刨缝,对于焊缝成型以及船体强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焊接质量以及船体强度,应当对外板刨缝进行严格的检验。首先,需对外板板缝部位的高低差进行检验,其高低差通常不可大于船舶板厚度的10%;在检验时,如果高低差并不符合相应的标准需求,便需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根据检验数据误差的具体状况,加以修改又或是重组。在对外板刨缝进行检验时,需要对船体的骨架、外板、甲板以及底板等部位的板缝实施开半圆处理,用于进行焊孔,借此保障焊接的高效落实。除此以外,还应对刨缝深度展开检验,其标准需求为可以做到“清根、除渣”,如果发现其无法满足对应的标准需求,便需再次进行碳刨又或是经由砂轮打磨处理加以改正。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船舶船体建造过程中,检验工作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船体建造时,应做好检验准备、CM节点精度检验、船体结构骨架检验、船体焊接质量检验、 外板刨缝检验等各项工作,以确保船体建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俊翔.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的控制要点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7):47-48.
[2]李中合.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控制分析[J].珠江水运,2018(18):68-69.
[3]徐自旭.内河船舶船体建造检验节点的控制策略分析[J].珠江水运,2017(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