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ren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1]。大多数为早期流产,少数为晚期流产。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约为5%。RSA病因十分复杂,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子宫解剖异常、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血栓前状态等,其中染色体异常约占自然流产的45%[2]。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存在耗时、检出率低下的局限[3]。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基于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的分子遗传学技术,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本研究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检测我院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7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并行高通量测序。流产均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78例患者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提取所有患者基因组DNA,检测完整性,配合Wizard试剂盒实施产物纯化,以Qubit方法检测纯化后产物。对基因组DNA小片段文库进行构建,完成DNA片段化,构建DNA小片段文库。根据PGM测序操作程度完成检测和信息的分析。
1.3观察指标
通过DVG数据库、DECTPHER数据库、OMIM数据库,对复发性流产致病性相关数据进行对照分析[4]。
2 结果
2.1分析检测结果
78例患者流产绒毛组织检测成功78例,检测成功率100%;78例中检测拷贝数异常有37例,占47.4%;
2.2分析拷贝数异常样本情况
37例中整条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减少有29例,部分染色体增加/减少有8例;微缺失/微重复片段有13个。与CNV数据库比较,7个片段中有10个与早期流产、胚胎停育相关致病性拷贝数变异。其余6个片段未发现与早期流产、胚胎停育相关致病性拷贝数变异。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对患者生活质量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危害到患者的生殖健康,其发病原因复杂,其中大多数是染色体出现异常。高通量测序技术属于分子遗传学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对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分析,通过高通量、高分辨率分析,具有明显的检测优势。在临床上完成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的检测。由于流产绒毛组织的细胞活力较差,很容易受到母体细胞竞争性性生长的不良影响,导致培养失败[5]。高通量测序技术则可以实现对DNA的提取,对其检测,并不容易受到母体细胞的影响。通过对DNA的提取检测,可以达到100%的成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亚显微结构水平也能检测出复发性流产的致病因素,而且检测速度较快,效率较高,能及时发现染色体异常情况,也能完成拷贝数变异的检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8例患者流产绒毛组织检测成功78例,检测成功率100%;78例中检测拷贝数异常有37例,占47.4%; 37例中整条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减少有29例,部分染色体增加/减少有8例;微缺失/微重复片段有13个。如果是在传统的染色体核型检测中,不易发现而容易发生漏诊,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则可以弥补染色体核型技术不足之处,不过这项技术对于染色体检测缺陷也要足够重视,此项技术不能对平衡染色体重排、倒位等问题得出检测结果,对低水平嵌合体,DNA点突变、碱基插入等也不能得出检测结果[6]。
综上所述,与传统染色体核型技术相比,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检测准确率、分辨率更高,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复发性流产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准确率较高,而且检测分辨率高,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用于复发性流产患者生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51(1):3-9.
[2]van den berg MM,van Maarle MC,vanWely M,et al.Genetics of early miscarriage[J].BiochimbiophysActa,2012,1822(12):1951-1959.
[3]Lomax B,Tang S,Separovic E,et al.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flow cytometry improves results of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abortions[J].Am J Hum Genet,2000,66(5):1516-1521.
[4]张丽,谢岚,谢红敏.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78例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467-1468.
[5]杨小风,郭婷婷,归婧,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流产的遗传学价值[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2):110-113.
[6]罗斌,吕自力,单旭东,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在人类配子发生及植入前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19,28(5):575-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