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网络保障方案的研究
王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艳,. 一种移动网络保障方案的研究[J]. 中国电气工程,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17.
摘要: 覆盖率是移动网络优化重点考核指标,覆盖的好坏,直接影响移动工单数、投诉率。随着用户对移动网络的要求日趋变高,如何提升移动网络的覆盖深度,降低用户的投诉工单,是日常网络优化的重中之重。本次通过安宁市昆钢新区移动网络的推进,覆盖率较优化前提升5个百分比,投诉工单降80%。负荷整体压降至50%。
关键词: 室分MR;弱覆盖
DOI:10.12721/ccn.2022.157017
基金资助:

一、问题背景

1.1 概述

昆钢新区,草钢工业园区位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草铺街道,距安宁市城区约14公里左右,厂区域内有昆明钢铁厂、武汉华德昆钢450烧结脱硫脱硝项目、云南祥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项目为机械及工业类,区域内建筑物包含建筑工人食堂,宿舍,办公楼,大型传送带,燃烧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预估用户规模7000人左右。本次保障主要针对区域内用户集中,热点投诉,日后风险点等等区域。涉及弱覆盖,高负荷,质差现象进行优化建设,目的为保证区域内网络连续覆盖优,网络质量强,提高用户满意度。

1.2 现网资源

草钢工业园区内现网小区123个,其中宏站121个(小区级),室分站点2个(小区级)。其中4G宏小区:105个,4G室分小区:2个,5G宏小区:8个,5G室分小区:0个。2G宏小区:8个,2G室分小区:0个。

二、问题分析

安宁市昆钢新区,草钢工业园区区域内当前下挂投诉35单,主要为高负荷导致投诉主要投诉区域包含食堂,宿舍楼,办公楼,集中施工区域等场景。下图红圈内为主要投诉区域,以圈1烧结厂为中心圈处,主要存在弱覆盖及高负荷情况。圈2主要为弱覆盖。圈3/4主要为高负荷投诉占比较多,且圈4区域当前正在建设办公楼,后期该处将成为主要人员集中区域。

31.png

三、优化方案及调整措施

3.1 覆盖质差类问题

本次保障共计输出问题点25个,其中覆盖类问题点7个,质差类问题点6个。容量类问题站点8个,重叠覆盖站点4个。7个覆盖问题点需新增资源覆盖,6个质差类问题需现场RF优化调整。8个高负荷站点需硬扩+软扩解决。4个重叠覆盖度小区需现场调整收缩覆盖。

问题点1:草钢老办公楼路段弱覆盖低速率

【问题描述】

(1)测试车辆行驶至草钢老办公楼附近路段,测试UE占用主服务小区安宁市草钢3-LZHN(3DMIMO)-231,测试信号RSRP-113.53dBm,SINR7.5dB弱覆盖。

(2)测试车辆沿道老办公楼道路绕行至入口处食堂区域,测试UC占用安宁市草钢3-FHHQ-231小区,RSRP=-81.44dbm,SINR=3.5,信号较好,单速率较低平均下载速率0.15Mbps/s,低速率路段持续600米。

【问题分析】

(1)现场核实原因测试车辆行驶至老办公楼背后路段时路段呈S形,受两边山体阻挡,覆盖该区域的草钢2、草钢3站点受阻挡信号损耗较大,导致该区域弱覆盖,但由于该路段属于运输道路,无固定用户聚集,暂不做保障。

(2)测试车辆沿老办公周边道路行驶至草钢工业园区入口处食堂附近时,覆盖较好,但速率较低。现场查询核实原因,覆盖该处的小区安宁市草钢3-FHHQ-231存在严重高负荷,同覆盖的其他小区安宁市草钢3(3DMIMO)-LZHN-236、安宁市草钢2(3DMIMO)-LZHN-236小区均存在负荷过高问题。

【解决方案】

(1)临时保障:在经纬度(经度:102.381965,纬度:24.968108)处,临时放置安宁市草钢新区北侧集装箱-FHHX,覆盖入口区域,分流负荷。 解决老办公楼周边的弱覆盖问题。

问题点2:新办公楼附近整体弱覆盖

【问题描述】

测试车辆行驶至草钢厂区建设工地西南方向在建新办公楼周边区域时,测试UE占用安宁市草铺昆钢炼钢厂办公楼(AUTOL)-LDSX-202,测试信号RSRP-115.98dBm,SINR=4dB,弱覆盖路段持续400米。

【问题分析】

现场排查,由于区域位置距离周边站点较远,直线距离均在800M左右。且该区域受到周边办公楼,大型传送带,炼钢厂等建筑物阻挡,信号衰减严重导致弱覆盖。无RF优化条件。

【解决方案】

由于该区域目前处于在建状态,存在传输布线困难,建议使用微波拉远小区覆盖,解决方案是:在经纬度102.371737,24.958056处,安宁市草钢新区办公楼楼顶拉远3面天线做临时保障覆盖,及负荷分流。

问题点3:草钢新区烧结厂路口弱覆盖

【问题描述】

测试车辆行驶至草钢厂区,UE占用安宁市草钢2-FHHX-142,测试信号RSRP-112.38dBm,SINR-1.50,dB,弱覆盖,弱覆盖路段持续600米。

【问题分析】

该区域主要为重工业区域,除工业场景外存在新建量覆盖原因为左右道路存在高低落差,正向覆盖的草钢2站点覆盖至此处阴影过大,无法有效覆盖。

【解决方案】

该区域已有设计院选点安宁市草钢新区烧结厂路口-5HHX30米单管塔,可有效覆盖周边。

32.png

3.2 高负荷问题

针对草钢新区高负荷小区方案输出,主要针对高负荷7天轮询和按流量10%增长系数评估后的利用率进行方案输出。目前昆钢新区所有现网5G站点都已反开3D-MIMO,区域内小区按流量增长10%的系数进行评估高负荷小区方案输出,涉及参数优化类5个,RF优化6个,软硬扩10个,新增5G设备反开3D-MIMO扩容D7/D8和叠加新频段小区24个。

问题点1:安宁市草钢3高负荷

【问题分析】

该站点建设位置距离覆盖区域较远,当前机械倾角较小,覆盖距离过远RRC连接最大用户数109人,忙时PRB利用率均在98%以上。

【优化方案】

针对草钢3站点高负荷问题,因该站点没有5G站点,输出优化方案为原址叠加5G反开4G频段D7/D8,拆除中兴3Dmimo设备。增加容量,分流负荷。

问题点2:安宁市草钢2高负荷

【问题分析】

该站点建设位置较高前期为保障覆盖,调整机械倾角较小,覆盖距离过远RRC连接最大用户数117人,忙时PRB利用率均在96%左右。

【优化方案】

针对草钢2站点高负荷问题,由于5G新设备反开3D-MIMO的平均等效载频在2.5个,在5G设备上反开D3/D7/D8扇区等效载频在6个(D8频段由于终端渗透率较低按1个等效载频计算),老的3D-MIMO(MM6212 T26)满配扇区等效载频在1.5个,从容量角度考虑5G反开的3D-MIMO容量承载能力较强,并且当前5G设备的终端渗透率按20%计算,在草钢2上开通5G后也能分流一部分4G用户缓解草钢2的负荷压力。所以输出优化方案为原址叠加5G反开4G频段D7/D8,拆除中兴3Dmimo设备。增加容量,分流负荷。对安宁市草钢2(AUTOL)-LDHN-139、安宁市草钢2(AUTOL)-LDHN-133、安宁市草钢2-FHHX-131、安宁市草钢2-FHHX-142小区调整均衡参数后负荷情况改善较大。

33.png

3.3 重叠覆盖问题

提取最近重叠覆盖指标分析发现存在4个重叠覆盖小区(重叠覆盖度大于5%)。分别是安宁市草钢1-FHHZ-142、安宁市草钢1-LHHZ-147、安宁市草铺镇昆钢新区-FHHN-142和安宁市草铺镇昆钢新区-FHHN-143小区。具体小区如下:

34.png

【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问题点1:安宁市草钢1-FHHZ-142小区重叠覆盖

安宁市草钢1-FHHZ-142小区重叠覆盖度为5.01%,存在轻微重叠覆盖问题,核查重叠覆盖邻小区主要是安宁市草钢1-FHHZ-143小区安宁市草铺镇昆钢新区-FHHN-141小区,经分析可调整安宁市草钢1-FHHZ-142小区电子倾角由3度至7度,调整安宁市草铺镇昆钢新区-FHHN-141小区电子倾角由3度至6度,适当收缩覆盖,避免产生重叠覆盖。

问题点2:安宁市草钢1-LHHZ-147小区重叠覆盖

安宁市草钢1-LHHZ-147小区重叠覆盖度为9.55%,存在重叠覆盖问题,核查重叠覆盖邻小区主要是安宁市草钢1-FHHZ-148小区,同站小区之间产生重叠覆盖,需现场核查小区之间夹角是否过小导致重叠覆盖,并根据现场覆盖情况调整小区方位角解决重叠覆盖问题。

四、实施效果及经验总结

本次保障方案目的主要为了解决草钢工业园区内的覆盖及负荷问题。涉及7个弱覆盖问题、6个质差类问题、8个高负荷站点、4个重叠覆盖问题。预估覆盖率较优化前提升5个百分比,投诉工单压降80%。负荷整体压降至50%。

参考文献:

[1] 基于MR数据的LTE网络射频精细优化的方法研究 何珂、全涛、赵晋  《移动通信》 2013

[2] MR覆盖率优化提升研究与应用 李毅 陈茂林  《移动通信》 2020

[3] 基于MR大数据的LTE网络结构评估方法 李昶,华志超,刘猛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

[4] MR覆盖率提升策略研究 阳波、曹辉 石华  《电信技术》 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