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作用——以红军长征过嵩明为例
王东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东昇 ,. 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作用——以红军长征过嵩明为例[J]. 历史教学研究,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8055.
摘要:
在漫长的岁月里,每块土地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和回忆,它们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记录着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地方史是联系古今的一座桥梁,它既能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又能为学生认识家乡历史、培育家国情怀开辟一扇重要的窗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地方史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和合理运用,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地方史资源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
DOI:10.12721/ccn.2024.158055
基金资助:

在长征的伟大壮举中,我们的红军历经了许多艰难困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回忆和精神遗产。而“红军长征过嵩明”则是地方史料中一枚耀眼的珍珠,记载着红军与嵩明人民的情谊,同时也对嵩明历史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以红军长征过嵩明为例,探究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地方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作用——以红军长征过嵩明为例

(一)增强对历史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

红军长征过嵩明是嵩明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它记载着许多红军将士的勇敢和坚强,同时也有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援助和支援。结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红军长征的讲解,学习红军过嵩明的历史,可以使学生对长征伟大历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讲述红军长征过嵩明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详细描绘工农红军如何在嵩明县东村留下“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的标语,并在东村龙王庙等地与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互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更直接地体会到红军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也可以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的衷心拥护。通过这种直观的历史体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与归属感,能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身边的历史融合在一起,更加珍视和传承家乡的历史文化。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荣誉感

红军长征过嵩明,既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史,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通过学习这一历程,学生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红军的英雄气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素养。在教学的时候,老师通过讲述红军在嵩明的英勇事迹,展示有关的图片、文物,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加深对革命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进而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纪念馆中,学生可以看到红军战士曾经使用过的马鞍、背架、刀具等物品,这些物品不仅见证了红军战士的艰辛历程,也传递了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三)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红军长征过嵩明,既是一种历史回忆,也是一种极富启发性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学习这一地方史实,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息息相关,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通过对地方史资源的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从而激发他们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热情。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对红军长征过嵩明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度剖析,使学生对革命斗争的艰难和伟大有更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指导学生在新时期要怎样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职责与历史使命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进而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学习,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

(四)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红军长征过嵩明作为地方史资源中的一段重要历史,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增进爱国爱家之情,增强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识。当地纪念碑上镌刻着在长征中牺牲的烈士们的名字,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碑前默哀、献花,表达对烈士们的缅怀和敬仰。这种仪式感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同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人民对地方史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和利用的典型事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主动地投入到继承和革新地方历史文化的工作中去,为国家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五)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

通过对红军长征过嵩明这一地方史资源的研究,使学生既可以理解历史的真相,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课堂上,老师讲述红军战士的英雄故事、革命精神,可以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素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活动,如重走长征路、朗诵革命诗歌、撰写心得体会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加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既可以提高他们的爱国意识,又可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二、地方史资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素养

地方史资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有着特殊的意义。以红军长征过嵩明为例,这既表现出了红军的勇敢和顽强,又表现出了民众和红军的亲密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红军长征过嵩明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影响,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用生动的历史情节和现实的历史情景,使学生对革命精神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对红军长征纪念馆的考察,观看有关的纪录片,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有一种置身于红军长征中的艰难和伟大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红军长征过嵩明这一地方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反思红色革命所产生的深远的社会作用,让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与人文传统,对地方史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通过对当地历史名人及革命遗址的介绍,加深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重视对地方史资源的发掘和使用,采用革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史实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体会到其所蕴含精神,进而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播下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使之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不断壮大,不断推动着他们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将地方史资源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既可以扩展历史视野,又可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参考文献

[1]李佳.将地方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程培养家国情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DOI:10.27064/d.cnki.ghasu.2023.001150.

[2]钟慧.基于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DOI:10.27064/d.cnki.ghasu.2023.00188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